中新網11月12日電 據外媒報道,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警告稱,厄爾尼諾現象持續增強,引發嚴重后果,單在非洲東部與南部地區就有約1100萬兒童面臨饑餓、疾病與缺水風險,亞洲、太平洋與拉丁美洲部分地區,也面臨異常干旱天氣與洪水災害。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日前發表《厄爾尼諾現象對兒童的影響-警鐘已然敲響》報告,指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力可波及好幾代人,受影響地區不僅面對農作歉收與缺乏飲用水問題,當地兒童也面對營養不良與致命疾病的威脅,瘧疾、骨痛熱癥、腹瀉與霍亂等疾病顯著增加。 有鑒于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即將于本月底在法國巴黎召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執行主任雷克敦促世界領袖聚焦于厄爾尼諾現象所造成的緊急人道危機。 雷克發表聲明說,厄爾尼諾現象不斷增強,且其潛在的破壞力,已給全世界領袖敲響了警鐘。他說:“當他們(世界領袖)在討論限制全球變暖協議的議題時,應該為我們今日的兒童設想一下,想想他們所將要承襲的地球正面對一個岌岌可危的未來。” 馬拉維與津巴布韋等非洲國家因為厄爾尼諾現象正遭遇嚴重旱災,糧食作物大量減產,而埃塞俄比亞的情況最為嚴重,該國正面臨30年一遇的大旱,有800多萬人食不果腹,35萬名兒童亟需營養救助,否則難以存活。聯合國預測,到明年初,埃塞俄比亞亟需食物救援的人數恐將激增至1500萬人。 索馬里也因農作歉收與糧荒而有多達320萬人需要救援,嚴重的洪澇災害使情況加劇,數以千計的臨時房屋與農作物遭到破壞,由于未來數月仍是雨季,估計災民人數還會增加。 雷克強調,國際社會必須向受影響地區與當地兒童伸出援手,幫助他們從厄爾尼諾現象的災害中重新站起來。 雖然厄爾尼諾現象不是由氣候暖化所致,而是太平洋表面海水變暖形成的氣候模式,但科學家們多認為,氣候變化是厄爾尼諾現象持續增強的原因,而許多受影響地區普遍為貧困地區。 |
相關閱讀:
- [ 11-09]厄爾尼諾影響下24米長藍鯨被沖上海岸
- [ 11-06]極強厄爾尼諾17年后再光顧 今冬或因此成“暖冬”
- [ 11-04]厄爾尼諾帶來嚴重干旱 威脅印尼等國農作物產量
- [ 10-20]非洲媒體:“厄爾尼諾”所致干旱重創非洲多國
- [ 09-28]厄爾尼諾影響 北京今冬出現空氣重污染幾率增加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