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看習主席出訪”:綠色發展道路展現第二經濟大國的責任與擔當
2015-12-01 20:21:24? ?來源:中國日報網 責任編輯:唐麗萍 唐麗萍 |
分享到:
|
卡洛斯阿奎諾(秘魯) 11月底來自190多個國家各界人士聚首巴黎,希望通過磋商達成一項解決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的協議。其中減少碳排放量和化石燃料的使用最受各方關注。而中美兩國于2014年11月在北京召開的APEC會議上達成的共識為這一目標的實現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就氣候變化問題,中國在今年6月也向聯合國做出了相關承諾。在2030年中國將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從2005年的基礎上減少60%-65%,而印度這一時期的碳排放將是這一數值的兩倍。除此之外,中國也將擴大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例,目標是2030年這一比重達到20%左右。?? 中國為此次氣候大會所做的努力值得稱贊。中國是第一個承諾減少碳排放的發展中國家。不僅如此,中國還已經采取措施使用更多清潔能源。去年中國就在可再生能源領域投資將近900億美元。該數額超過世界可再生能源領域投資總額的1/4。此外從2017年底開始,中國將啟動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 根據將于2016年啟動的“十三五”規劃,中國將繼續向發展低碳經濟轉型,將發展重點著眼于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業,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將進一步減少。中國民眾已經意識到減少污染能使城市變得更加干凈清潔。以中國首都北京市為例,該市制定的規劃中要求到2017年PM2.5的濃度比2012年降低25%。這當然也是中國政府的要求。 通過其可再生能源技術,中國可以為世界減排做出更大的貢獻。作為世界最大太陽能板和風電機組出口國,該系列設備的價格下調也有利于幫助發展中國家減少污染。同時中國也在生物質能、水力發電、地熱能和安全有效使用核能等方面做出了很多嘗試。中國在核能領域也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并已將核能出口至世界各國。 中國所追尋的綠色發展之路展現出了其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責任與擔當。中國有技術也有決心,為一個更加清潔環保的世界做出自己的貢獻。其他各國也應當以中國為榜樣,為此次締約方會議的成功各盡其力。(編譯:吳哲鈺) (該作者為秘魯利馬的圣馬科斯國立大學國際經濟學教授) |
相關閱讀:
- [ 12-01]外媒:習近平出訪深化中非“雙贏”關系
- [ 12-01]外媒:習近平出訪深化中非“雙贏”關系
- [ 11-06]外媒熱議習近平出訪越南新加坡:受最高規格接待
- [ 11-06]習近平出訪越南: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
- [ 11-06]習近平出訪越、新漫評:推進中越關系邁上新臺階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