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德文:巴黎大會只是開始 中國能實現經濟增長和環保雙贏
2015-12-03 13:03:16??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王海云 王海云 |
分享到:
|
中國經濟網:“十三五”規劃期間,在節能減排方面還會有進一步的政策支持,市場機遇也很多,此次巴黎氣候大會將對中國的環保產業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梅德文:迄今為止,人們一直習慣性地把經濟增長和節能環保對立起來,這種看法其實是很片面的。在巴黎氣候大會開幕的同時,包括北京在內的華北地區持續大范圍的嚴重霧霾,北京PM2.5濃度已經逼近1000,已經嚴重威脅人們的健康和生存安全,在這種情況下,公眾會越來越質疑,不計環境后果的經濟增長究竟有多大的意義?對此,習總書記一直反復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意味著,經濟增長和環境保護兩者不是非此即彼的關系,而是魚與熊掌必須兼得,缺一不可。 黨中央、國務院做出重大戰略決策,要將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成為新的支柱產業。這不但對緩解氣候變化和治理環境污染至關重要,對于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也舉足輕重。所謂支柱產業,意味著產業規模起碼在萬億至十萬億元量級,我國的霧霾等污染治理、環境修復、傳統產業節能減排以及新能源發展等領域的潛在市場需求,完全能夠支撐起這種量級的產業成長,為節能環保領域的技術、產品、設備和服務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此次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作為今年的全球重大熱點事件,包括習近平主席、奧巴馬總統在內的140多位世界領導人都參與其中,必將再次喚起公眾對氣候變化和環境問題的緊迫感和參與感,這對于中國的環保產業肯定是重要的利好。但巴黎大會僅僅只是開始,要實現經濟增長和環境保護的雙贏,節能環保產業要發展成為新的增長點,還有很多復雜細致的工作要做。 中國經濟網:巴黎氣候大會是否會對今后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產生影響? 梅德文:此次巴黎氣候大會將對生態文明建設產生積極影響。低碳發展一直以來都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應對氣候變化與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不僅是國際公約約束、國內生態保護的要求,更是經濟發展方式和人民生活方式的轉變。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通過氣候大會展示自己的減排目標,既有宣示性,表明了中國對于這一目標的高度重視;又有操作性,可將目標步步分解逐步實現。這項工作對于我國的減排事業具有重要意義,也直接促進了國內與節能減排相關的生態文明建設工作。 應對氣候變化主要包括減緩與適應兩個部分,減緩氣候變化方面, 生態文明建設應當圍繞“十三五”應對氣候變化目標和任務,通過調整產業結構、節能與提高能效、優化能源結構、控制非能源活動溫室氣體排放、增加森林碳匯等,降低社會總體排放量。從適應氣候變化方面來說,生態文明建設需要與《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結合起來,統籌布局,協調發展,從農業、水資源、林業和其他生態系統、海岸帶及相關海域、氣象領域、人體健康等多個領域開展氣候變化適應工作。(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婧) 名詞解釋 碳稅:指針對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稅。它以環境保護為目的,通過對燃煤和石油下游的汽油、航空燃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產品,按其碳含量的比例征稅來實現減少化石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從而減緩全球變暖。與總量控制和排放貿易等市場競爭為基礎的溫室氣體減排機制不同,征收碳稅只需額外增加非常少的管理成本就可實現。 碳交易:指的是為促進全球溫室氣體減排,減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場機制。1997年的《京都議定書》把市場機制作為解決二氧化碳為代表的溫室氣體減排問題的新路徑,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權作為一種商品,從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權的交易,簡稱碳交易。 更多報道請見 習近平出席巴黎氣候大會專題報道 |
相關閱讀:
- [ 12-02]為全球氣候治理貢獻中國智慧——習主席出席氣候變化巴黎大會觀察
- [ 12-02]圖解:習近平在氣候變化巴黎大會開幕式上講了啥
- [ 12-02]氣候變化巴黎大會開幕
- [ 12-02]習近平出席氣候變化巴黎大會開幕式并發表重要講話
- [ 12-02]圖解:習近平在氣候變化巴黎大會開幕式上講了啥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