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再度來襲的霧霾天氣,12日晚間,北京再度啟動空氣重污染藍色預警,這也是進入10月以來,北京第9次啟動空氣重污染預警。 12月7日,北京遭遇重污染天氣,故宮籠罩在一片霧霾之下。圖為12月4日與7日對比圖片。 中新社記者張遠 攝 “紅警”解除兩日后霧霾又來北京 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解除僅兩天后,新一場霧霾又開始籠罩北京。 12月12日下午開始,北京空氣中的污染物濃度再度快速上升。截至12日20時,根據北京環保監測中心的實時監控,北京城區的12個空氣質量監測站點中,有9個站點的PM2.5濃度值超過200微克/立方米,位于豐臺花園地區的監測點,PM2.5濃度值甚至已經接近600。 12日20時50分,北京市氣象臺發布了霾黃色預警信號,預計12日夜間至13日,北京平原地區將出現中度霾,南部地區有重度霾,局地能見度低于500米。 10分鐘之后,21時,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拉響空氣重污染藍色預警。預警顯示,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北京空氣中的污染物積累明顯,預計12月13日,北京將達到重度污染狀態。預警提醒市民做好健康防護,減少戶外運動,并且建議公眾和有關單位積極采取減排措施,減緩污染物積累。 根據北京環保監測中心的預報,13日夜間起,受冷空氣影響,北京空氣質量將逐步好轉,預計14日空氣質量將達到2級良,15日和16日都將處于1級優。 根據今年3月北京發布的新版《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北京的空氣重污染天氣分四級,預測“重污染”將持續1天(24小時)為預警四級(藍色),持續2天(48小時)為預警三級(黃色),持續3天(72小時)為預警二級(橙色),持續3天以上(72小時以上)為預警一級(紅色)。 12月8日7時至10日12時,北京啟動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措施,北京市全市范圍內將實施機動車單雙號行駛。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70天內9次拉響重污染預警 進入秋冬季以來,北京頻遭霧霾困擾。10月5日至今,北京在70天內先后發布了9次空氣重污染預警,包括一次紅色預警、兩次橙色預警、三次黃色預警和三次藍色預警。 今年國慶黃金周后期,重霾籠罩北京,10月5日,北京發布空氣重污染黃色預警,這也是北京在今年秋冬季發布的首個空氣重污染預警。10天之后,10月16日,針對霧霾天氣,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又啟動了空氣重污染藍色預警。 進入11月,11月3日北京啟動重污染藍色預警;13日拉響重污染黃色預警。15日,北京全城進入供暖季后,霧霾勢力更加“猖獗”。27日,新一輪霧霾來襲,北京再發重污染黃色預警,兩日之后,29日起,北京時隔14個月再度重啟了重污染橙色預警,在那場北京今年來最嚴重的霧霾天氣中,北京局地PM2.5“爆表”,濃度逼近1000微克/立方米。 12月1日深夜,一場大風讓京城藍天重現,但是,藍天依然短暫。12月5日,北京提前兩天發布重污染橙色預警,12月7日18時30分,北京又將此前發布的重污染預警等級由橙色提升為紅色。12月8日7時至12月10日12時,北京迎來了史上首個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機動車單雙號限行,中小學停課。12月12日,北京再度拉響了空氣重污染藍色預警。 12月8日下午,京開高速路輔路大莊橋路段,環境監察人員檢查路上行駛的大貨車。 張尼 攝 “治霾”力度步步升級 近幾年的監測數據,北京在冬季供暖季、氣候變化交替期,容易引發持續多日的空氣污染過程。去年的2月、11月就連續發生7天、4天的重污染過程。 根據媒體報道,在今年9月下旬,北京召開今年第四季度全市公共安全形勢分析會議,公布了四季度公共安全風險點和將采取的相應措施。其中,空氣重污染將成為本季度的重要風險點之一。 根據近10年來北京空氣質量的監測數據,北京四季度發生空氣重污染的平均天數為23天,10月、11月、12月分別為7天、8天、8天,占四季度總天數的四分之一左右。 針對輪番來襲的霧霾天氣,北京的治霾力度也在不斷升級。除了嚴格執法,查處預警期間的頂風排污案例,為了嚴查污染,北京市環保局在全市開展大氣污染專項執法季。11月開始至明年3月底,北京環保部門將分五個階段對鍋爐排放、燃煤煤質等七項重點內容開展執法檢查。 為了聯防聯控,11月,京津冀環境執法聯動工作機制正式建立,三地環保部門將定期或不定期統一人員調配、統一執法時間、統一執法重點開展聯動執法,三地也可以實現互相派遣執法人員到對方轄區開展聯合檢查。 為了減少機動車污染,從12月20日起北京全市禁行黃標車,此外,北京還擬于2017年12月起實施被稱為“全世界最嚴”的“京六”機動車排放標準。(記者闞楓) |
相關閱讀:
- [ 12-11]北京大媽無懼霧霾 戴口罩跳廣場舞
- [ 12-11]衛計委回應是否針對霧霾設置專門門診或診療機構
- [ 12-11]如何從能源結構入手治理霧霾?
- [ 12-11]媒體三問收取擁堵費:能否治理北京霧霾?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