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習近平心中“那座城”
2015-12-20 15:07:26?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黃麗紅 趙舒文 |
分享到:
|
(地下綜合管廊示意圖) “遏制城市‘攤大餅’式發展” 高速的經濟發展,快速的城鎮化步伐,讓一些城市陷入盲目無序的擴張,擁堵、霧霾等“城市病”在一些中大型城市凸顯。 2014年2月,在北京考察期間,習近平就提出,要提升城市建設特別是基礎設施建設質量,形成適度超前、相互銜接、滿足未來需求的功能體系,遏制城市“攤大餅”式發展,以創造歷史、追求藝術的高度負責精神,打造首都建設的精品力作。 對于城市的這種“攤大餅”,中央文件中也一再強調“盡快把每個城市特別是特大城市開發邊界劃定”“嚴格控制特大城市規模,增強中小城市承載能力,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 2015年5月25日上午,習近平在浙江舟山城市展示館了解舟山群島新區規劃。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攝 對于不斷凸顯的城市病,習近平多次表明下大力氣“根治”的決心—— “要加大大氣污染治理力度,應對霧霾污染、改善空氣質量的首要任務是控制PM2.5,要從壓減燃煤、嚴格控車、調整產業、強化管理、聯防聯控、依法治理等方面采取重大舉措,聚焦重點領域,嚴格指標考核,加強環境執法監管,認真進行責任追究”;“要把解決交通擁堵問題放在城市發展的重要位置,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綜合交通體系”; “解決群眾住房問題是一項長期任務,還存在著住房困難家庭的基本需求尚未根本解決、保障性住房總體不足、住房資源配置不合理不平衡等問題。人民群眾對實現住有所居充滿期待,我們必須下更大決心、花更大氣力解決好住房發展中存在的各種問題”; …… 2014年2月,習近平在北京市考察。這是習近平在首都博物館參觀北京歷史文化展覽。 新華社記者 張鐸攝 “當高樓大廈在我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 對文化的強調,貫穿于習近平治國理政的很多方面,城市建設也不例外。 2002年4月,福州市知名文物學者曾意丹請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為其所著《福州古厝》作序,習近平欣然同意,其中寫到:“保護好古建筑有利于保存名城傳統風貌和個性。現在許多城市在開發建設中,毀掉許多古建筑,搬來許多洋建筑,城市逐漸失去個性。在城市建設開發時,應注意吸收傳統建筑的語言,這有利于保持城市的個性。” 在浙江工作期間,習近平在金華市調研也曾談及,城市應該“有文化”,“城市文化是城市現代化的根基,是城市的氣質、是城市靈魂。”“文化功能是城市的主體功能”。他告訴大家,對西班牙巴塞羅那曾經提出的“城市即文化,文化即城市”口號記憶深刻。 2014年2月,習近平在北京市考察。這是習近平在東城區考察玉河歷史文化風貌保護項目時與群眾熱情握手。新華社記者 丁林 攝 “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習近平在北京市考察時說。這座世界著名古都,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無疑是一張金名片。“傳承保護好這份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是首都的職責,要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精神,傳承歷史文脈,處理好城市改造開發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關系,切實做到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習近平還說。 一座城市,不應該是“千城一面”。應該是保護自然景觀,傳承歷史文化,形態多樣豐富,保持特色風貌。 |
相關閱讀:
- [ 12-20]習近平扶貧:情到深處 志比鋼堅
- [ 12-20]“平語”近人——“護藍”“增綠” 習近平殷之切切
- [ 12-19]習近平對經濟形勢的10個權威判斷
- [ 12-18]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閉幕 各方高度評價習近平主旨演講
- [ 12-18]習近平“五個更加注重”描繪中國發展新路徑
- [ 12-18]奠定互聯網蓬勃發展的基石——習近平主旨演講引起與會者強烈共鳴
- [ 12-17]國際主流媒體關注習近平在世界互聯網大會主旨演講
- [ 12-17]習近平烏鎮演講五點主張體現大責任、大擔當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