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談中央與地方事權劃分:明年提出分領域改革方案
2015-12-26 17:32:22??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李艷 |
分享到:
|
12月26日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就國務院關于2014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的報告進行專題詢問。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彭森】 本屆人大對財政收支的審計和審計查出突出問題的整改工作高度重視,這次常委會上很多委員有一個共同的體會,我們不僅要重視加強監督那些一個一個的項目、一個一個的案例,還要高度重視這些問題特別是一些長期存在的共性問題背后的體制性根源。比如,每年的審計工作都會涉及到財政的轉移支付問題,轉移支付是中國的一個很大的特色,因為在全國17萬億的財政支出的盤子里差不多占到32%,有5萬多億的轉移支付。在轉移支付中,一般性轉移支付特別是其中的均衡性轉移支付,它是因素法制定的,比較規范。但是專項轉移支付大多是項目法,彈性和自由裁量權就比較大,每年出現的問題可能就多一些。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在跟蹤調研報告時指出,目前存在著一些部門化、碎片化、司處化的現象。對于這樣的轉移支付制度,特別是背后所反映出來的中央、地方的關系,是不是能夠抓緊進行總結,推進這方面的改革,這都涉及到中央和地方事權劃分和支出責任的界定問題。按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要求,要進一步調整中央和地方的財政關系,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中央要求2016年要基本完成這一項重點工作和任務,所以想請問樓部長,建立這方面制度的工作進展如何?明年有沒有把握如期地完成劃分中央和地方事權和支出責任的改革方案?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 您提出的問題本身就是問題導向。為什么這么多專項轉移支付?很多情況下是中央和地方事權劃分不清楚、共管事項太多造成的,因此要從根源上解決這個問題,就應該建立事權與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 首先,要劃分中央和地方的事權,然后再說財力怎么保障?怎么執行?這是一個問題,這個問題也是十八屆三中全會給定的任務,四中、五中全會都提出了相關的要求,而且方向也是比較明確的,要求各級政府的事權要規范化、法律化,適度地增加中央的事權。 按照改革任務的分工,這項改革是財政部和中編辦牽頭的,我們正在進行這項工作。2014年形成了關于理順中央與地方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的研究報告,我們今年起草了關于推進中央與地方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的指導意見,上報了國務院,征求了很多部門的意見。按照國務院的要求,這個指導意見還要進一步征求地方的意見,我們正在進行這項工作。 這個指導意見提出了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準備2016年率先啟動國防、國家安全、外交、公共安全等領域的改革,2017年和2018年擴大到其他相關領域,2019年到2020年基本上完成主要領域改革,梳理需要上升為法律法規的內容,適時提升為法律,這是這個指導意見的基本內容。 再有,明年我們準備研究提出分領域的相關改革方案,不同領域的改革方案都非常難,比如民政部、體育總局兩位領導講到的彩票問題,本來應該是中央事權,但是由不同行政部門來管理,存在同質化競爭。哪個地方部門管理越松,那么從對方競爭過來的市場份額就越大。這個體制是不對的,本來應該國家直接管,而且不應該同質競爭。所以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是一個大問題,是有關國家宏觀治理的問題,特別是需要走法治化的道路,大部分國家對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的匹配也主要通過立法來解決,以立法程序,公開、透明,民主參與取代行政決策中的個別博弈、討價還價,以法律的權威性保證政府間事權劃分的穩定性和連續性。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這樣的例子。現在已經開始在做了一些,但是也遇到了一些法律方面的障礙。需要指出的是,我國憲法對于事權劃分,除少數列舉事項外,主要以部門隸屬關系作為中央和地方事權劃分的原則,缺失按職責的性質劃分事權的原則表述,由此引出的相關問題,我們準備研究到一定階段后專門向全國人大相關部門作出報告。(文字來源:中國人大網) |
相關閱讀:
- [ 12-23]中國財政部:3.2萬億置換債全覆蓋今年到期債務
- [ 12-14]財政部:政府投資基金不得投資二級市場股票
- [ 12-10]財政部促進消費回流 擴大日用消費品降稅范圍
- [ 11-29]財政部前官員賈康:爭議或將拖延房產稅立法進程
- [ 11-26]財政部、教育部談中央高校預算撥款制度改革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