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大洋一號”1月2日電 (記者董冠洋)沒有滿街霓虹,沒有漫天焰火,甚至沒有跨年晚會和通訊信號,2015年12月31日西南印度洋靜謐的夜幕下,中國科考船“大洋一號”在歌聲與歡笑中作別2015年最后一抹晚霞,迎接2016年到來。 陸地上,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海上航行的船舶卻沒有休息的權利。自2015年12月12日在青島港起航,“大洋一號”已經漂洋過海5560多海里。為確保船舶動力、航向,調試科考設備,船員和科考隊員們都在24小時輪班倒、連軸轉。因此,略顯枯燥的常規節奏中,每個特殊時點就是一股新鮮動力。 “出海前我專門把點唱機寄回廠家進行了升級”,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何擁華不僅是大洋科考第39航次的地球物理組組長,更是科考期間的“網絡大總管”,上至船舶GPS信號維修,下至局域網小游戲攻略,對于熱心的何老師都不在話下。為了給大家7個月的海上旅程增添趣味,何老師也早早準備好了卡拉OK點唱機。 31日晚上7點,大洋一號船3層的餐廳傳出了熱鬧的音樂聲。兩小時的時間,“老大洋”政委張寶明、水手長陳守海,和第一次上船的“新大洋”科考隊員厲軻、岳羲和等20多名選手一一演唱。平日里各司其職、安靜有序的船艙也熱絡起來,充滿歡聲笑語。 “新的一年,祝每一個人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家庭幸福!”年輕的船長徐巍巍對大家新年寄語,特別是說到“家庭幸?!睍r,整個船艙的空氣中似乎都流淌著溫情。 “今天和家里聯系了嗎?”“我一般出海都不大聯系了,想起來就打電話說一聲,想不起來就不打啦?!碧崆敖Y束聚會上駕駛甲板值班的三副李仲勤和水手們也聊起節日永恒的話題——“家”。不過,對于這個1987年出生的大男孩,一顆青春的心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和熱情,對家的眷戀似乎還沒有那么迫切。 “你們都這樣?年輕人都這樣?電話也不打?”老船員李全和坐不住了,感嘆年輕人尚不能體會父母“兒行千里母擔憂”的牽掛。李師傅的兒子也常年在海警船上與大海為伴,一年到頭,父子常常都在出海,過年也難得相聚。每逢佳節倍思親,李師傅也默默感慨,“蠻想家里人的”。 雖然身處距離北京一萬公里的西南印度洋,“家”仍是大洋一號船上最常聽到的一個詞。除了每個人的小家,中國是大家魂牽夢縈的土地。即便是船舶航行、科考計劃這樣的公務,大家在談到與國內機構的溝通時,也會不約而同地用到“家里”這個簡單卻勝過千言萬語的詞匯。 即便是舉船歡慶的跨年夜,船舶的航向和動力是不能閃失的。執行燈火管制的駕駛平臺在暗夜中一片漆黑,只有電子海圖等儀器屏幕發出的微光;船舶底部的機艙依然轟鳴,機工穿行在夾雜著濃烈油氣味的熱浪中,每半小時就要現場巡查一次。 “一開始看了點節目就上來值班了”,“24小時輪班,總得有人值班”,無論春節、元旦,每個節日的晚間8點到12點,李仲勤都必須按時到崗。雖然會錯過難得的歡樂時光,開朗憨厚的小伙子倒是甘之如飴,“要是在中國近海,過年的時候,同一海域的船還經常會通過對講機相互問候祝福呢!”(完) |
相關閱讀:
- [ 12-21]中國科考船“大洋一號”穿過赤道進入南半球
- [ 12-20]中國科考船“大洋一號”的南海百小時
- [ 12-07]俄海軍南極科考船訪問沙特 已經行駛近4000海里
- [ 10-14]英將投資2億英鎊建極地科考船 2019年投入運營
- [ 03-09]“科學”號科考船啟程返航
- [ 02-10]“科學”號科考船給西太平洋海底“量體溫”
- [ 01-20]“科學”號科考船成功投放海底地震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