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個自貿協定落地 中國做大“朋友圈”與世界共贏
2016-01-07 16:40:51? ?來源:央廣網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央廣網北京1月7日消息(記者嚴紅霞 張四清 賈鐵生)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運籌帷幄、總攬全局,形成了一系列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進行了一系列新實踐、新探索、新創造,激發了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取得了一系列世界矚目的新成就。 歲末年初,隨著中韓、中澳自貿區落地,我國自貿區朋友圈進一步擴容,開放戰略邁出新步伐。 中韓、中澳自貿協定去年12月20號正式生效。兩個協定實施后立即按照關稅減讓清單實行第一次降稅。今年1月1號,實施了第二次降稅。漢拿(空調)大連有限公司成為了中韓自貿協定生效后的首批受益企業之一。公司從韓國進口了一批汽車零部件、日用消費品,關稅省了5000多元。 代理報關業務的工作人員魏明說,現在只是一個協定稅率,隨著逐年的減少,有可能會降到零。如果直接降到零的話,可能現在這一批貨物就可以節省4-5萬的關稅。一年下來,應該能減免200多萬的稅。 對于從事中韓貿易、中澳貿易的企業來說,更大的利好還在后面。經過一定過渡期后,兩個協定貿易項下絕大多數貨物最終將實現零關稅。 這也意味著,更多的普通消費者將得到貨真價實的好處:大家喜歡的澳大利亞乳制品、肉制品以及韓國的化妝品、電子產品等,購買將更加方便,價格更加親民。 隨著中韓、中澳兩個自貿協定落地實施,我國已簽署并實施的自貿協定已有14個,涉及22個國家和地區。自貿伙伴遍及亞洲、拉美、大洋洲、歐洲等地區。加快構建周邊自貿區,積極推進“一帶一路”自貿區,逐步形成全球自貿區網絡。我國的自貿區戰略規劃也越來越清晰。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國際合作室主任張建平說,這對中國和世界是共贏。自貿區的戰略是中國實施更加主動的開放戰略,構筑開放型經濟體系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在這個過程中,貿易和投資效率的提升,會為所有相關經濟體帶來發展,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回顧這三年,從一帶一路提出到積極籌建和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積極推動亞太自貿區建設;從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應急儲備安排緊鑼密鼓推進,到獲準加入歐洲復興開發銀行。中國的“朋友圈”越來越大,同67個國家、5個地區或區域組織建立了72對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伙伴關系,凸顯對全球經濟治理的“中國擔當”。 |
相關閱讀:
- [ 01-07]以“改革意識”完善國家治理(人民觀點)——開創治國理政新境界之二
- [ 01-07]央企負責人會議將召開 七措并舉國企改革路徑初顯
- [ 01-07]駕考改革即將啟動 “自學直考”備受關注
- [ 01-07]以“改革意識”完善國家治理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