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政治經濟學“六論”
2016-01-08 11:11:07? ?來源:《人民論壇》雜志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3、“基本經濟制度”論 關于國有企業,一直存在著很大的爭議,是否要加強國有企業?如何更好體現和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又如何進一步探索基本經濟制度的有效實現形式?對此習近平給出了明確的回答。 2014年3月,他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講話指出,“國企不僅不能削弱,而且要加強”,并且是“在深化改革中通過自我完善”實現加強;2014年8月,他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中又指出,“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管理企業,在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主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占據支配地位,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在我們黨執政和我國社會主義國家政權的經濟基礎中也是起支柱作用的,必須搞好”。2015年7月,他在吉林調研時將國有企業定位為,“是推進現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 要堅持國有企業在國家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不動搖,堅持把國有企業搞好、把國有企業做大做強做優不動搖”;并提出了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的“三個有利于”判斷標準,即“ 有利于國有資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有利于放大國有資本功能”。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事實表明,中國國有企業不僅沒有像2000年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所預期的“如果中國能夠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外部競爭能夠加速中國國有企業的消亡”,而且在國際競爭的大舞臺上方顯英雄本色,越做越強。 在美國《財富》雜志世界500強企業的名單中,中國國有企業已經從2000年的占據9家,上升到2014年的84家,顯示了中國國有企業的集體崛起、加速崛起、大規模崛起。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實踐表明:作為“經濟巨人”,用“兩條腿走路”總是優于“一條腿走路”,能走得更穩、走得更快、走得更長遠。堅持“兩條腿走路”, 既要大力發展公有制經濟,做優做強做大國有企業,還要積極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做精做細做活民營企業,使“兩條腿”同等強壯、使兩類企業都能健康成長,這就既不同于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只有公有制經濟的“一條腿”,也不同于西方自由市場經濟下主要基于私有經濟的“一條腿”。 |
相關閱讀:
- [ 01-08]解讀:習近平2016年首次國內考察釋放出哪些信號?
- [ 01-08]習近平: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讓中華民族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
- [ 01-07]習近平:深入推進政治建軍改革強軍依法治軍
- [ 01-07]習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
- [ 01-07]習近平:讓中華民族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
- [ 01-07]習近平2016年首次國內考察赴重慶 都去了哪談了啥?
- [ 01-07]中共中央機關報:習近平日程勾勒中國全方位外交軌跡
- [ 01-06]習近平新年首次調研確定新"指揮棒"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