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今年開始實施的最具轟動效應的政策非全面放開二孩莫屬。可是,很多人喜迎“二孩時代”到來的同時,也有一部分人在發愁。兒科醫生就是發愁的對象之一。“二孩時代”帶來的兒童越來越多的客觀現實,將給我國原本兒科醫生就緊缺的現狀雪上加霜。 《2015年中國衛生統計年鑒》的數據顯示,我國平均每1千名兒童只有0.43位兒科醫生,國家衛計委計劃生育基層指導司司長楊文莊表示,我國兒科人才短缺是個突出問題,未來多部門將會從教育、職稱評定等多方面解決這一難題。 楊文莊表示,在教育方面,要加強產科、兒科、專科學歷教育的人才培養,進一步開展助產士、兒科醫師的轉崗培訓。在職稱評定、薪酬分配方面,要給予助產士、產科醫師、兒科醫師、護士傾斜,改善這些醫護人員的待遇。 擁有足夠的兒科醫生資源關系到祖國花朵的身心健康。面對這場硬仗,政府開始出擊了。那么,兒科醫生緊缺是不是只存在于中國?其他國家是否也存在同樣的問題?有什么值得借鑒的解決辦法呢? 在美國,醫生是一個人人艷羨的職業,家長們以自家孩子能成為醫生為榮。醫生不僅社會地位高,而且收入高。然而,美國也急缺兒科醫生。曾在美國留學的李玚介紹,其主要的原因是兒科醫生的收入在眾多專科醫生中幾乎墊底。 李玚介紹稱,在美國,按醫生所屬科室不同,有內科、外科、神經科、婦科等等。按這些分類的話,兒科醫生的收入排在倒數第二位,最后一名是住院醫生。成為一名兒科醫生對醫學院學生來說,動力相對不足。如果要成為正式的兒科醫生,首先要讀完醫學院,其次還要成為若干年的住院醫生,之后才能成為正式醫生,前期需要投入10年左右的成本。和別的醫生相比,投入相同,但從業以后的收入不是特別令人滿意。 兒科醫生的收入雖然比不上其他醫生,但比起普通職業,美國的兒科醫生也算是高收入。 李玚介紹稱,兒科醫生的年薪大概是十幾萬美元,工資標準和職稱掛鉤,但和他照看的醫患人數以及給患者看病過程中開藥的藥量是沒有關系的。不管看多少病人,工資是固定的。在美國社會,這個工資不算低,但在醫生行業中不算高。 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亞,兒科醫生緊缺也是一個普遍現象。為此,醫生也算是容易移民澳大利亞的群體了。澳大利亞華人胡方表示,澳大利亞兒科醫生入門門檻很高是緊缺的一個原因,但與中美不同的是,兒科醫生的收入卻是可觀的。 胡方介紹稱,每年,澳大利亞移民局需要從海外引進大量的兒科醫生,以面對國內兒科醫生不足的狀況。但緊缺并不意味著對兒科醫生從業資格的要求和引進海外人才時的要求會降低。澳大利亞對于兒科醫生的學歷要求、從業經驗和英文要求都非常高。從澳大利亞高中升大學的錄取分數線來看,醫學包括兒科的錄取分數線往往是學校所有學科中最高的。高要求同時帶來高收入,澳大利亞兒科醫生目前的平均收入是14.9萬澳幣左右,約合70萬人民幣。這個數據高于眼科醫生、放射科醫生等醫生類職業。 除了門檻高之外,澳大利亞的兒科醫生工作壓力也非常大。胡方表示,澳大利亞的兒科醫生接的不是急活兒就是難活兒,平常的小病小痛到不了他們手里。 胡方指出,在澳大利亞醫療體系中,并不是孩子一生病就要去看兒科。通常來說,家長首先要帶孩子去看自己的家庭醫生,有點類似于國內的門診醫生,只有在家庭醫生認為自己無法應付,需要專家來確診的情況下,才會開具轉借信,家長憑借轉借信才能見到兒科醫生。另一種情況是突發急診,比如半夜突發高燒,家長也可以帶著孩子直接去兒童醫院急診室。所以,通常情況下,兒科醫生面對的不是較為復雜的病情,就是特別緊急的狀況,擔子非常重。 在德國,醫生的入行門檻高不可攀,兒科醫生也不例外。《全球華語廣播網》德國觀察員薛成俊表示,德國為了優化資源配置,要求各個區域內的專科醫療資源要保持均衡。因此,各大醫院、專科醫院、私人診所平均分布在各地,不存在哪個科緊缺的問題。 薛成俊介紹稱,在德國,想成為一名醫生并不容易,雖然沒有高考,但醫學院根據高中畢業成績錄取時,基本上都是成績最優秀的學生。進入學校的門檻首先比很多其他專業高得多。其次,在德國開診所也不容易,有相應的管理制度。為了優化資源配置,避免惡性競爭,德國對一個區域內的診所數量有限制,比如在某一社區,不能開上幾家同一專科的診所,而是不同專科的診所均勻合理配置。兒童醫生也是如此,除了兒童醫院、醫院兒科等,德國還有很多專門的兒童診所。 與澳大利亞的情況類似,德國的小孩子看病,小病小痛一般也是先去診所就診。不過,一旦出現緊急情況,有名的兒科專家也是不容易請到的。 薛成俊介紹稱,德國人看病通常不是馬上去醫院,而是去診所,所以兒童診所是兒童健康成長的基本衛生保障。除了剛出生時在醫院完成第一次檢查,其他所有階段的檢查以及打預防針等都在診所完成。而診所里的兒科醫生非常和善耐心。在德國,看病不需要預約,兒童也是一樣。不過由于兒童容易出現突發病癥,也可以隨時打電話給醫生前往診所就診。總的來說,兒童基本健康保障非常好,很難想象會出現看病難的問題,而且連醫生開具的藥物都是免費的,通過醫療保險來支付。 |
相關閱讀:
- [ 01-05]全面二孩放開 41歲孕婦熬了五天省下五十萬
- [ 01-02]“全面二孩”實施首日 廈門迎來首個二孩寶寶
- [ 12-30]2016年開年一批新規將實施 全面二孩政策元旦落地
- [ 12-30]“全面二孩”帶來商機 月嫂檔期滿醫院儲備人員
- [ 12-29]外媒聚焦“全面二孩”:中國政策影響世界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