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中國反腐從理念目標到實踐模式的新超越
2016-01-12 20:05:17? ?來源:中國日報網 責任編輯:林雯晶 李艷 |
分享到:
|
2015年,反腐是中國最具熱度的話題,與猛烈反腐風暴相呼應的是一系列落地有聲的制度性建設。(新華社發徐駿 作) 中國日報網1月12日電(吳建雄)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從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高度,對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提出了新要求,進一步強調“鞏固反腐敗斗爭成果,健全改進作風長效機制,著力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著力解決一些干部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積極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形成敢于擔當、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努力實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進一步表明了中央徹底反腐的決心,充分體現了我黨反腐從理念目標到實踐模式的新超越。 一、反腐敗政治理念更加清晰 黨的十八大以來,反腐敗成績有目共睹,有案必查、有腐必懲,“老虎蒼蠅”一起打,黨紀國法面前沒有特區、沒有例外,充分體現了我們黨治理腐敗的堅定立場和零容忍的反腐理念。 長期以來,我們黨始終堅持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作為黨的建設的重大任務來抓。但從總體上看,在反腐措施和制度建設上尚未達到“對輕微腐敗毫不容忍”的境界,“抓大放小”,對輕微腐敗的見怪不怪,恰恰是腐敗蔓延滋長的內在原因。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提出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強調“抓早抓小,有病馬上治,發現問題就及時處理,不能養癰遺患”,是對反腐敗本質及其規律的理性認識與整體把握,表明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中國共產黨與腐敗水火不容的本質特征。 零容忍理論的確立,是新一屆黨中央領導身體力行、以上率下的結果。過去多年來,說到做不到甚至根本沒有去做的事情越來越多,以至于一些反腐舉措流于形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打鐵還需自身硬”,“抓作風建設,首先要從中央政治局做起”,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抓下去,善始善終、善做善成,防止虎頭蛇尾,讓全黨全體人民來監督,讓人民群眾不斷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效和變化。這些久違了的、曾經熟悉的原則和準則使得“不管涉及到誰,都要一查到底,決不姑息”的承諾顯得更為可信。 正是對腐敗零容忍理念的確立,我國才演繹了又一場驚心動魄的“反腐大戲”,反腐才能打破“退休即平安著陸”的慣例、“刑不上常委”的慣例,“打虎”才沒有上限,也沒有“節點”,更沒有“休止點”,“不論什么人,不論其職務多高,只要觸犯了黨紀國法,都要一查到底,決不姑息”的法治邏輯才能得到彰顯。 二、反腐敗戰略目標更加明確 五中全會公報中強調“著力解決一些干部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積極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這就告訴我們,當前“打老虎”是取得反腐成效的重要標志,但反腐又不能僅僅局限于“打老虎”,而應通過“打老虎”改變現有的權力結構、利益格局和政治生態,讓領導干部從“不敢腐”逐步過渡到“不易腐”和“不想腐”,真正做到“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實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標。 “三清”的提出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是我們黨根據人民群眾的新要求、新期待作出的莊嚴承諾,是對社會關切的有力回應,有利于堅定人們與消極腐敗現象作斗爭的耐心和恒心。歷史上,我國曾多次提出反腐敗目標,可是,這些目標要么不夠徹底,要么是把手段當目標,甚至僅把反腐敗當作一個工具。“廉潔政治”把階段性目標與長期目標結合起來,有利于從國家戰略層面來謀劃、部署、推進這項工作,從社會關切角度及時解決黨風廉政建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適應了治國理政的新要求。 國人向來崇清、尚清、褒清。清,不單是自然狀態和個人修為,還是一種權力品格,是政府品質,也是政治倫理。中華文明數千年,腐敗一直是一個揮之不去的夢魘,以致于讓我們的文明始終處于“掌權—腐敗—垮臺”的“歷史周期率”之中。我國進入新時期之后大力反腐已有三十余年,卻始終無法控制腐敗蔓延勢頭的嚴酷現實表明,敢于提出這樣一個明確具體的目標,這是一個極大的自我革命和自我挑戰。反腐敗目標越是明確,就越有可能全面挑戰我們黨及其領導骨干的認知力、領導力和意志力。共產黨人最應該強化自我修煉、自我約束、自我塑造,在廉潔自律方面做出表率。 |
相關閱讀:
- [ 01-12]反腐越深入 群眾越擁戴(前沿觀察)
- [ 01-11]黃宏少將:反腐樹立習主席權威 為軍改掃清障礙
- [ 01-11]這三年,“習式反腐”漸入佳境
- [ 01-11]反腐聚焦“菌群之流”:“小碎雜”民生錢全不放過
- [ 01-11]社科院反腐藍皮書:九成以上領導干部認可懲腐力度
- [ 01-07]王岐山:正風反腐要力度不減節奏不變 厚植黨執政的政治基礎
- [ 01-07]長江證券董事長被查 為2016年資本市場反腐落馬第一人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