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上海、北京陸續叫停P2P等新增互聯網金融公司登記注冊。在《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出臺之后,各地逐漸釋放出收緊網貸行業監管政策的信號。網民認為,當前P2P行業風險頻發,行業整頓已刻不容緩,加強監管有利于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促進行業健康有序地發展。另一方面,還需盡快建立起系統的行業風險控制機制。 地方收緊網貸監管 對于近期多地實施P2P企業注冊“熔斷”措施的行為,網民普遍表示支持,認為在當前各類網貸機構魚龍混雜,而普通投資者風險識別能力有限的情況下,此舉有利于控制平臺風險,規范行業發展,也表明未來監管力度將進一步加大。 網民“kittygirl86”表示,就得好好地審查和監管,希望能真抓實干,不辜負眾望。別等把老百姓的錢都騙光了,再說制度不健全這類空話。先鼓掌,總算有了第一步! 有網民認為,去年行業內發生了不少跑路、失聯等非常規性事件,對行業整體的名譽和聲望帶來打擊,監管層收緊入口也符合情理。據網貸之家數據,截至2015年12月底,P2P網貸行業累計平臺數量達到3858家,其中累計問題平臺為1263家。 有網民指出,叫停新增互聯網金融企業注冊意味著互聯網金融行業凈化、整頓的開始,是地方金融辦承擔行業監管責任、靜待最終管理辦法頒布的表現。目前各地已展開相關摸底和意見征求工作,其目的是為了規范行業,放緩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過于迅猛的節奏。 風控能力有待提升 有網民指出,在經濟調整不斷深化的形勢下,互聯網金融風險也同時具有長期性、復雜性的特點。要從根源上解決風險頻發的問題,除了加強監管,還需在行業內部建立有效的風控機制。 有分析人士稱,各地暫停注冊可能只是第一步,地方金融辦在暫停注冊后,可能就要提前展開摸底整頓,待清理整頓完存量、地方監管意見出臺后,還是會放開注冊。相比之下,平臺更應審查自身的問題,比如風控對現在的P2P來說依然是大問題。 網民“韓跟升”表示,自律是企業立足之本。此次政府“收緊”措施,表明其決心從嚴清理互聯網金融環境,對于現有互聯網金融企業來說,不斷提升完善風控措施始終是立身根本。 網民“巴曙松”表示,風險控制能力是金融本位的核心要素。P2P行業發展的市場需求空間很大,而考驗金融風險管理能力的洗牌正在進行。對于網貸平臺,金融風險控制必須要進一步完善,除了互聯網技術在硬件和軟件上的信息安全建設外,互聯網金融機構還要加強自身風險控制措施。 (記者 廖冰清 整理) |
相關閱讀:
- [ 12-30]網貸新政或將扭轉“劣幣驅良幣”
- [ 12-29]中國出臺網貸監管細則 利好民間金融規范發展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