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1+1》2016年1月15日完成臺本
——無戶變有戶,還有啥障礙!
(節目導視)
解說:
上戶、上學、上社保,是憲法賦予公民的基本權利,對沒有戶口的人也如此。
李雪 北京市東城區無戶口人員:
今年2016年,我23歲了,但是他從我出生到現在不給我上戶口。
解說:
上戶、上學、上社保,這些基本權利不能因為超生沒繳社會撫養費,就被取消。
黃雙全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長:
保證公民依法登記戶口,這既是法律的紅線,也是保護公民權利的紅線。
解說:
戶上了、學上了、社保也上了,接下來,社會撫養費又該如何收繳?
社會撫養費還是需要按時繳納,如果不按時交納,不僅每月要再多交千分之二的滯納金。
《新聞1+1》今日關注:無戶變有戶,還有啥障礙?
主持人 白巖松:
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
昨天(14日),國務院出臺了關于解決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的意見,要求不設前提的條件,被沒有戶口的人上戶口,包括解決入學問題等等。
這是好事,但是好事一定就好辦嗎?會不會辦好?這是兩個大大的問號。為什么這么說呢?首先要回到這樣一個群體當中,沒有戶口的人在中國有多少呢?咱們現在只能拿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時候所提供的數據來說事。
當時是說有1300萬,那可真不少,占總人口1%,其中一半以上的比例是來自于違反了計劃生育政策之后的超生。從2010年一直到現在,其實五六年的時間過去了,應該這1300萬當中還是有相當多的人已經解決了戶口。
但是這多到底有多多?是幾百萬?幾十萬還是上千萬?其實現在還并沒有一個特別讓人信服的準確數字,因此還依然只能拿那1300萬說事,但是肯定發生變化了。
有了昨天國務院出臺的這樣一個意見,將來不設前提的都要為他們上戶口。都能上嗎?會變化徹底的沒有戶口的人是零嗎?這些人員當中就一定愿意上戶口嗎?來,我們關注。
(2016年1月14日新聞)
本臺消息: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解決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問題的意見》。《意見》指出,依法登記戶口是……
解說:
昨天中午,一條消息的公布,讓全國1300多萬沒有戶口的人,心里有了底。《意見》針對造成沒有戶口的每種情況,都給出了具體的解決措施,尤其強調了禁止設立不符合戶口登記規定的任何前置條件。這樣的一份意見,讓已經23年沒有戶口的北京女孩李雪看到了一些希望。
李雪:
全文已經看過了,然后還有那個答記者問,我都看到他們做的那個關于這個意見他們要實施怎樣落實。沒有說很興奮吧,只有說可能是這個文件出來是個希望吧。
解說:
1993年出生的李雪,是家里的二胎,一直沒有繳納當時5000元的社會撫養費,所以北京計生部門未開準生證,導致李雪至今都沒有戶口,而對于李雪來說,唯一一個與她有關的證明,就是一張當年醫院開出的醫學出生證明。按照此次出臺的《意見》,李雪可以憑她的《醫學出生證明》和父母任何一方的戶口本去辦理戶口。
李雪:
就是有擔心的,因為23年經歷過來的話,我每天都在聽到說這個法律修改了,或者我又有新的一個精神、原則或者是政策也好,我每天都在聽這些,就是說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這些事情,我都聽得到。但是實際過程中,我們沒有感受到這些。
解說:
政策能否有效的落地執行,是李雪心中的一個擔心。而除此之外,當初被要求要繳納的5000元社會撫養費,也一直是李雪心中解不開的結。
李雪:
我父母雙方都是殘疾人,是否符合生育第二子女的條件,如果是符合的話,應該按照1991年的法律規定,是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罰款,而不是5000元。合理合法,砸鍋賣鐵都給他,不合理不合法,法律給的權利合理拒交。
解說:
此次出臺的《意見》明確提到,雖然社會撫養費的繳納和辦戶口脫鉤了,但是違反計劃生育政策超生的子女,社會撫養費還是需要按時繳納,如果不按時交納,每月還要再交千分之二的滯納金,如仍拒絕繳納的,計生部門還會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戶口能上了,但是社會撫養費還要照常交,能不能交上這筆費用?有此擔心的不僅僅是李雪一人。北京市海淀區的王女士,自己的第二個孩子目前還沒有上戶口,面對新出臺的《意見》,她也有些猶豫。
王女士 北京市海淀區無戶口人員家屬:
這個政策對我們來說真的是特別好,因為孩子畢竟黑(無戶口)了那么久,馬上去辦的話,倒是有點猶豫。很多外省市戶籍早就已經解綁了,我也跟一些朋友溝通交流過,他們戶籍解綁以后可能很多人也是特別高興地去上戶口,但是上完戶口以后,他就可能會有一張非常高額的罰單下來。
北京的罰款標準是,人均年收入的三到十倍吧,一般都是按照七到八倍來罰,所以可能就要三十多萬了。對我們家庭來說我覺得這也是一筆非常非常沉重的負擔,我想先黑(無戶口)著吧,因為現在二胎都合法了,所以我也希望國家能夠盡快出臺這個(關于社會撫養費)的政策,讓更多的孩子受益吧。
主持人:
我們先來看看,只能先拿2010年人口普查的那個1300萬的沒有戶口的人數里說事。
看看為什么沒有戶口的原因,排在第一位的當然跟大家想象是完全一樣的,是由于超生,那它的占比是多少呢?是52.9%。其實還有40%沒有戶口的各種各樣的原因,比如說沒有主動登記,然后遷徙的時候丟失了、未婚生育、有戶口沒身份證、不知道有戶口登記就沒這種意愿等等,但是主體的確就是超生。
圍繞這個超生我們來看看,只要他們不上戶口,當然就不叫社會撫養費。而只要上了戶口就要交納社會撫養費,而交納社會撫養費就涉及到每月千分之二的滯納金,而且最后法院還要強制執行。
于是就導致了一個很怪異的現象,沒有這個政策的時候希望有這個政策能上戶口,有了這個政策,由于滯納金導致自己又主動選擇不上戶口。這似乎是一個兩難,是一個死結,接下來我們馬上連線嘉賓。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的副所長張翼,張所長您好。
首先先回到昨天國務院出臺的意見,這是否絕對的就意味著錢沒有任何二話,所以沒戶口的這樣人你現在把戶口給人上上。
張翼 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副所長:
通過意見的文本,我們看國家的決心是很大的。就是說從這個意見頒發之后,所有沒戶口的人員就應該拿到他的戶口。
主持人:
因為這涉及到了一個陽光下的平等,包括人的權利等等很多方面。
張翼:
是這樣,因為落戶跟原來處罰過程當中,把父母親違背計劃生育政策所生育的行為,跟生育后的公民的行為連在一起,捆綁來執行。現在這個政策的執行,就是說把這個落戶與所有的原來所設實攝制的前提條件全部要分割開來來對待,因此上落戶,給全國這樣一些沒戶口的人員是一個重大的利好消息。
主持人:
我明白張所長的意思,其實對于52%多,比如說涉及到計劃生育這樣的一個違反政策超生的人來說,是他的父母違反了規定,但是罪責卻似乎壓在了被超生的孩子的身上,上學啊等等很多問題都要受到障礙。
但是接下來張所長,您也注意到我們剛才片子中很多人擔心的這個,不讓我說戶口的時候我一肚子意見,但是現在沒有任何責任讓我上戶口了,可是有這個社會撫養費,尤其又有了高額的滯納金,反而主動選擇不上戶口,您怎么看待這樣的一種現狀?
張翼:
可以說是老百姓有這樣的擔心,但是呢,通讀這個意見文本的全文,可以看見這個意見主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給無戶口的人員來上戶口,而不是解決原來拖欠的社會撫養費,或者是原來拖欠的滯納金這樣一些東西。因此,我的理解,現在上戶口任何機構不應該拿上戶口來說事,也不應該拿上戶口把原來拖欠的社會撫養費全部把它給征繳過來。
也就是說,計生部門要征繳你的社會撫養費,那是你計生部門的事情,你公安部門給我落戶那是公安部門的事情,把這個原則來貫徹執行,是這個意見的一個特別大的亮點。
而且意見的設置生怕我們讀不大懂,提了這樣三個非常重要的前提,第一是這個依法落戶,第二是在落戶過程當中,不應該攝制任何前提條件,第三個情況就是,各個機構之間必須配合執行,而不應該光有公安部門一家推動。
主持人:
另外還有一個重重的提醒,都要以這個意見為主,以前你地方什么樣的規定,只要跟這個意見不符都要照這個規定來進行相關的改變。那就對地方很多在執行這個意見的時候,如果你在設這種掛鉤,把這個社會撫養費跟戶口連在一起的時候就全是錯的。但是接下來的確是一個很重大的挑戰,這個社會撫養費到底要交還是不交呢?
解說:
“社會撫養費”,是一項中國特有的行政收費。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那時候還叫“超生罰款”。
《超生游擊隊》
宋丹丹:
人家生得起,罰得起,你能行嗎?
黃 宏:
我不行,我罰得起我就罰,罰不起我跑。
解說:
《超生游擊隊》,1990年春晚小品。小品反應了當時的心態:怕見計生干部,更怕被罰款。
此后,到了1994年,“超生罰款”退出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是“計劃外生育費”。直到2001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人口和計劃生育法》,明確社會撫養費制度。從此,社會撫養費從一種“處罰”變成“行政收費”。
(2002年1月 新聞)
江亦曼 時任國家計生委政策法規司司長:
我們征收社會撫養費,仍然是一種措施,是為了對于實行計計劃生育的家庭的一種鼓勵,也是對于違反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的規定的一種懲戒。對于這個名稱的改變,絕不意味著國家的計劃生育政策可以放松。
解說:
然而,由于缺乏明細規范、收費標準不一,不時有“天價社會撫養費”的新聞見諸報端,引起社會爭議。
2014年1月,江蘇無錫濱湖區計生局向張藝謀夫婦寄發社會撫養費征收決定書。決定書認定:陳婷、張藝謀非婚生育三個子女,違反了我國計劃生育法,依法對張藝謀夫婦征收計劃外生育費及社會撫養費共計748萬。
(2013年12月 新聞)
張藝謀:
超生這件事情對我造成了極大的損害和損傷,我自己是很誠懇地為超生這件事情向所有人道歉,我做錯了就是做錯了。
解說:
長期以來,由于數額不清,去向不明,“社會撫養費”的種種亂象不時引發社會質疑。
2013年7月11日,浙江律師吳有水向全國31個省級計生委、財政廳寄出快遞,申請公開2012年度社會撫養費收支情況。但是,不少省市的計生委以“案件總數”和“征收總額”都是“內部事項管理”為由,稱不得擅自公開和擴散。此后,在輿論壓力下,曾明確表態拒絕公開的江蘇、廣東等省,相繼向社會公布了2012年本省的社會撫養費總額。
(2013年12月)
吳有水 律師:
廣州市今年的社會撫養費征收總額,上半年征收總額達到3個億。估算下來僅廣州市大概有6個億,廣東省總金額14.56億。
解說:
此后,根據24個省份公開的2012年社會撫養費數據,全國的征收總額共計超過200億元。
解說:
類似的聲音還出現在最近幾年的全國兩會上。
2011年,全國政協委員王名、劉大鈞聯名提出《關于停止征收“社會撫養費”的建議案》。
2014年兩會,黃細花等6名全國人大代表再次建議取消社會撫養費的征收。
主持人:
好,我們來看看,比如說很多沒有戶口的人,為什么沒有上戶口,他的障礙在哪?
排在第一位的是交不起計生罰款,這個達到了35.9%,排在第二位的是不符合政策條件,第三位的是無相關的證件,比如說出生證明等等,然后還有自己覺得沒必要或者其他。
那我們現在看,昨天國務院出臺了這個相關的意見之后,其實像不符合政策條件的,無相關證件這都消失了,然后交不起計生罰款,其實這個是應該消失,因為一定給你上戶口,這個不再作為前提條件了。
但問題是很多人心里這個疙瘩解不開,我還是上完戶口更能找著我了,因為我有戶口了,所以這的確又是一個新的問題。我們繼續連線,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的副所長張翼。
張所長,一個新的問題,這個社會撫養費大家會覺得,這是過去機計劃生育時代的問題,但是現在其實我們依然是計劃生育政策,只是全面放開了“二孩”,并沒有說生三個生四個都隨便生。那社會撫養費在當下政策發生了調整之后,您怎么看待它的存在的前景?
張翼:
因為我們國家仍然實行的是計劃生育政策,也就是說現在全面放開“二孩”,并不意味著將來三孩四孩這個超生就是合適的,因此對社會撫養費的征收也其實是限制第三孩、第四孩的生養。所以在這個情況下,它存在還是有意義的,維護了計劃生育的這個人口均衡發展的這個戰略的大局,所以說是社會撫養費的征收,到現在為止仍然是合法的。
主持人:
您是覺得將來可能在下一步的時候,徹底放開生育的政策之后,也就到了走到盡頭的地方了?
張翼:
除非計劃生育制度的改革加速,并且到可以遇見的一個短期的將來,把這個原有的計劃生育制度重新改革,把計劃生育的這個職能撫育家庭扶持的職能的時候,這時候可能對新的立法之后的所出生的小孩那就不在有社會撫養費這個說法,但是在此之前,存在的這個社會撫養費,還會一直存在。
主持人:
那張所長,問題就來了,現在又變成一個新的死結了,沒有任何前提條件都可以去上戶口。但是你看符合了這個條件,因為沒有障礙了當然能上戶口的,但是他覺得我要一上戶口了你不就能找到我了嗎,你一找到我了天天來收我社會撫養費,而且還是月千分之二這樣一個滯納金我交不起,干脆我不上戶口,您有沒有解決方案呢?張所長,有沒有琢磨過第三條,第四條道路?
張翼:
我所以我覺得應該來思考與研究,這樣一個到現在我們說出現這么的一個局面控局,一種辦法我想是不是對特別貧困的這些家庭來說,把這個社會撫養費的征繳可以作為,滯納金可以免除,而把原來的這個社會撫養費的額度先掛在賬上,在有條件交納的時候分期、分批的來交納社會撫養費。
主持人:
這是一個方法,但是背后其實我能聽出來,我隱藏著可能咱們很多的人都會共有的一種擔心,也許說出來很痛快,說干脆就取消了這個社會撫養費。但是他可能對之前相當多交過社會撫養費,包括張藝謀在內的人,又存在著一種不公平,您是不是也是這樣看待這個問題的?
張翼:
依法治國這個戰略的實施,實際上就是把這個違背法律,違背當時的規定而做出的處罰,或者做出來社會撫養費的征收,這個行為永遠是掛在帳上的。但是呢,在執行的過程當中,是不是會有一種變通的辦法,使得我們這個現實的以解決問題的方式去解決,不是把這樣一些這個,尤其農村地方的,偏遠地區的這樣一些超生的問題相對比較多一些。那么這些人來分期、分批的解決,或者說是來以現實的他能夠交納的起的這樣一個方式,來把這個事情完結了,這個我覺得是當前我們應該思考與鼓勵大家政府部門去探索未來發展道路的一個途徑。
主持人:
其實這塊也需要一段時間大家心理上的溝通和理解,比如說越來越多的交納過社會撫養費的人也能從社會進步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產生一種寬容,而不是簡單的一種比較,可能這個問題解決起來就更容易。好接下來我們繼續去關注,他要真沒戶口,這日子真挺難過的。
解說:
此次意見出臺的目標,是要全面解決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問題。那么公安機關如何能切實解決這一問題呢?
對此,公安部表示將部署各地公安機關,開展全面摸底排查,摸清本地無戶口人員底數及有關情況。各地公安機關將會同有關部門,抓緊研究制定具體實施辦法,盡快報省級人民政府批準并向社會公布。在辦理過程中,公安機關還要開辟綠色通道。
黃雙全:
對于群眾提出的申請符合這種條件,而且材料齊全的話要當場受理。對于材料不全的要一次性告知,群眾需要補充哪些材料。還有一些涉及到年代比較久遠,或者說需要跨省市來調查核實的,我們還要充分發揮我們公安機關自身現在擁有的全國聯網的人口系統,來通過內部的核查讓群眾少跑腿。
解說:
國家衛生計生委則表示,將積極配合公安部門,做好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問題。與此同時,社會撫養費制度作為政策外生育的限制措施仍需繼續堅持,但禁止將計劃生育政策與落戶掛鉤。
周美林 國家衛生計生委基層指導司副司長:
對于社會那些違法生育的人員,特別是違法多生的人員,還是需要按照社會撫養費的管理辦法。(但是)就是不能與孩子落戶掛鉤,
解說:
一直以來,“上學難”是無戶口人員反映最強烈的難題之一。雖然國家并未將有戶口作為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條件,但實際上仍有一部分無戶口的適齡兒童未能正常入學就讀。
教育部表示,意見出臺后,暫無戶口的適齡兒童,可以先入學、后辦理戶口登記手續。不能因為戶口、不符合計劃生育政策等理由,拒絕接受入學并要一視同仁,學校不得收取任何額外費用。
杜柯偉 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副司長:
針對這些孩子,要按照一人一(檔案)案的原則,按照就近入學的要求安排他們入學。另外,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他們的年齡,根據他們的學力安排在合適的年級就讀。
解說:
此外,教育部還規定,今后將統一按照身份證號編碼規定,為每個學生建立學籍號。學校要使用全國中小學學籍信息管理系統,為所有入學的適齡兒童建立學籍和學籍檔案。
杜柯偉:
新進來的這些沒有戶口的學生,或者是戶口登記以后進來的學生,他們都要用這個系統做好學籍的管理工作。
解說:
對于無戶口人員來說,在有了合法身份之后,能否也享受到正常人的福利待遇?對此,人社部表示,將積極做好相關政策銜接,并為這些人員參加醫療、養老保險等方面,提供服務和便利。
汪圣軍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農村社會保險司處長:
我們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相關負責的部門,要主動的去進行的引導和進行信息的采集,登記戶口之后有符合參保條件的,及時的引導他們早參保,然后實現我們全覆蓋。
解說:
意見已經出臺,部門聯合表態,兜底的態度也已表現充分。那么,政策的善意能否抵達這些無戶口的民眾,我們拭目以待。
主持人:
繼續連線張翼所長,張所長,你看好這個,假如說我們不談社會撫養費的問題了,這些沒戶口的人都上了戶口了,包括很多的孩子,那他在入學,社會保障等等很多方面是否會一切順利?
張翼:
如果上的戶口的話,下面所存在的上學、就業、社保還有結婚這些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而且本次意見里面的一個最大的亮點,就是他在后面說,如果這些無戶口的人員在上戶口的當中存在一些困難的,先讓這些孩子來合法的上學,接受義務教育,然后逐步來辦理。
那么在這個執行的過程當中,對一些低保戶,困難戶可以拿到這個戶口以后,依法享受低保。對于一些就業困難戶還可以通過登記來享受就業的扶持。對于一些進入婚齡結婚的人,拿到這個戶口以后,可以依法戀愛、依法結婚、依法成立家庭。所以說,戶口的實施對這些1300萬人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利好。
主持人:
非常感謝張所長帶給我們解讀,是的,有些問題值得探討,但是前提先是趕緊給人家上戶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