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一名7歲的小男孩離奇消失4年,結果竟然是被自己的父母分尸藏在自家冰箱里! 根據韓國《國民日報》18日報道,京畿道富川的小學1年級學生崔某從2012年4月30日開始缺課。“一個小學生近4年來一直沒去上課,校方近期給其父母打電話了解情況,竟然牽出一件驚人的命案! 1月13日,遇害男孩生前上的小學教導主任發現該學生已連續近4年未來學校上課,遂給其母親打電話了解情況。 接到電話的母親回答稱:“兒子離家出走,已報警失蹤”。不過,一會兒她又改口稱:“不是我報的警,而是孩子的叔叔,是我丈夫的朋友”。感到可疑的校方遂立即向警方報案。 而接到學校電話后,遇害男孩母親提醒丈夫稱,學校或警察可能要到家里來。此后,男孩父親將此前一直冷凍存放在自家冰箱里的兒子尸體轉移到朋友家里,并告訴對方是搬家物品,需要暫時存放。 15日,警方在遇害男孩父親朋友的家里,發現裝有男孩尸體的箱包。 17日,警方以涉嫌“施暴致死罪、損毀遺棄尸體罪、違反兒童福祉罪”正式拘捕男孩父親(34歲),并以涉嫌違反兒童福祉罪拘捕了男孩母親(34歲)。 據犯罪嫌疑人透露,2012年3月12日,7歲兒子剛就讀小學不久便用鉛筆戳同班女同學的臉,并用彩筆弄臟2件衣物。事件鬧大后,當年4月30日開始,犯罪嫌疑人就再也沒讓兒子去上學。2012年10月初,為了讓平時不愛洗澡的兒子洗干凈,男孩父親強制將兒子拖至浴室,就在這拖拉過程中,孩子重重地朝前倒了下去并失去了意識,而父母也沒管他。男孩醒來后,也未將他送去醫院就診。此后,男孩一直未受到任何治療,并于11月初死亡。 案發后,男孩父親用利器將兒子尸體損毀,將部分尸體扔馬桶里沖掉或扔在別處,并將剩余尸體用塑料袋包裹后冷凍保存在自家冰箱里。他告知妻子兒子已死亡,并讓她回娘家住段時間。 唯獨對兒子施暴,對女兒很正常,疑點重重 韓國《京鄉新聞》18日稱,該案件疑點重重。按照犯罪嫌疑人供述,孩子自當年4月底開始就沒去上學,而孩子死亡時間是在11月初。在這7個月時間里,究竟發生了什么?是否存在暴力虐待行為或其他虐童問題,均不得而知。 另外,兩個犯罪嫌疑人還有一個女兒,比遇害男孩小兩歲,但在她身上卻絲毫未發現任何受虐痕跡。犯罪嫌疑人為何唯獨對兒子如此狠毒?!這也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另據警方透露,犯罪嫌疑人幼女在警方調查中說道:“爸爸媽媽不要哥哥了”,這是否指“父母將哥哥尸體遺棄”尚待進一步調查。目前在警局接受調查的男孩父親否認自己殺人罪,只承認損毀尸體。 韓聯社18日稱,警方雖然不排除嫌疑人有殺人嫌疑,但至今未掌握相關證據,因此是否對其適用“殺人罪”尚待進一步調查。綜觀之前發生的幾起“虐待兒童”案件,有過判嫌疑人“殺人罪”的前例。 比如,2013年10月在韓國蔚山發生的繼母暴打8歲女兒致其死亡的案件,法院就以“殺人罪”判處嫌疑人18年有期徒刑。而也有免于“殺人罪”的案例。比如,2013年在雞山發生的同樣是繼母暴打8歲女兒致其最終不治身亡的案件,法院是以“傷害致死罪”判嫌疑人15年有期徒刑。 崔某可能只是韓國眾多被虐兒童中的一個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從崔某不去上學,到最終被發現,將近4年之久,在如此長的時間里,崔某的學校、社區的公務員、親戚、鄰居對他的去向都漠不關心嗎?有韓國網友表示,這是韓國社會對被虐兒童毫不關心而造成的問題。 根據崔某所在學校的透露,學校分別于2012年5月9日和5月18日給男孩家里發去督函,但被返還。此后,學校又分別于5月30日和6月1日兩次向男孩居住地人員管理中心發去公函,要求前去男孩家里確認孩子是否在家,但后者并沒有回執。2012年8月31日,學校因連續90天缺課,將遇害男孩列入“定額外管理對象”名單,便再無后文。 而這件事為什么時隔近4年后又能浮出水面?韓國SBS電視臺18日稱,男孩就讀小學之所以今年1月份突然想起給孩子家長打電話了解情況,全因去年12月發生在仁川的“11歲女兒為了躲避親父虐待而利用燃氣排管逃生”事件轟動韓國,隨后韓國教育當局著手整理和掌握“長期缺課學生”動態而引發的聯動效應所致。 也就是說,像崔某這樣被施暴、甚至有著生命危險的兒童,絕非僅僅他一個。調查數據顯示,目前韓國共有220名兒童處于長期缺課狀態。目前,教育當局已針對其中112名兒童完成了家訪等調查工作,并已將涉嫌存在兒童虐待情況的8個家庭舉報至兒童保護機關。此外,還有13名兒童被發現居住地只有父母2人居住或家人行蹤渺然。而這次被發現遇害男孩崔某的名字在也在這13名兒童名單里。 而對于剩下的108名兒童的家訪調查工作,仍未進行,不無引人擔憂。很有可能他們中還有像崔某一樣可憐的小生命被虐待、被遺棄。這還是那個盛產長腿歐巴、盛產快樂綜藝、輸出韓流文化的美好國度嗎?輿論一片嘩然。 |
相關閱讀:
- [ 01-17]廣西柳州重獎舉報涉槍涉爆線索 破獲案件50%由群眾舉報
- [ 01-11]德國科隆跨年夜犯罪案件增至516起 被指有預謀
- [ 01-08]最高檢下發規定規范案件請示辦理:不得請示上級具體事實認定
- [ 01-07]最高檢發布人民檢察院案件請示辦理工作規定(試行)
- [ 01-05]寧夏公交車著火事故死亡人數上升至17人 初步定性為犯罪案件
- [ 01-05]寧夏公交車著火事故死亡人數上升至17人 初步定性為犯罪案件
- [ 01-05]最高人民檢察院出臺新規:六類案件應制作電子卷宗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