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2016年首訪赴中東 出訪足跡實現全球覆蓋
2016-01-19 14:05:15??來源:人民網-時政頻道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今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乘專機離開北京,應沙特阿拉伯王國國王薩勒曼、阿拉伯埃及共和國總統塞西、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總統魯哈尼邀請,對沙特阿拉伯、埃及、伊朗進行國事訪問。 此次出訪,是今年中國外交的第一場重大行動,也是習近平在2016年展開的首場國事訪問。專家指出,作為“十三五”開局之年中國外交的開篇之作,習近平主席的中東之行,時機重要,意義重大。 “習主席此訪正值國際政治格局發生深刻變化,世界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到訪的三國均熱切期待中國領導人的訪問,國際社會也予以高度關注。”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蘇格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說。 習近平出訪足跡實現全球覆蓋 這次訪問是習近平擔任國家主席以來第一次對中東國家進行國事訪問。 對此,中國駐沙特大使李成文表示,沙特方面極為重視本次訪問,將給予習近平主席超規格的接待,此次訪問也將取得諸多成果。中國駐埃及大使宋愛國認為,習近平主席的訪問恰逢中埃建交60周年,對源遠流長、歷久彌新的中埃關系具有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重要意義。中國駐伊朗大使龐森指出,習近平主席即將對伊朗進行國事訪問,是時隔14年后中國國家元首再次訪問伊朗,將極大推動兩國關系發展。 “2016年習主席的首訪選擇了中東地區,體現了對中東地區及雙邊關系的重視。從外交布局來看,這次出訪實現了元首外交在全球的全方位覆蓋。”蘇格表示。 十八大以來,截止2015年底,習近平出訪19次,累計133天,行程38萬多公里,足跡遍布五大洲,不斷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全球布局。《人民日報》1月16日發表評論指出,此次中東之行,標志著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出訪足跡實現全球覆蓋。 推動“大周邊”外交向前推進 歷史上,中國同中東地區一直保持著友好往來。埃及是最早與中國建交的阿拉伯和非洲國家,伊朗和中國的合作源遠流長,沙特是中國在阿拉伯地區最大的貿易伙伴之一。 蘇格指出,中東是中國“大周邊”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主席這次出訪將成為進一步加強我國與中東關系的助力,推動我國和中東地區的整體關系向前發展。”北京大學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研究所所長吳冰冰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表示。 “中國同中東國家關系特色鮮明。在維護民族尊嚴、捍衛國家主權的斗爭中相互支持,在探索發展道路、實現民族振興的進程中相互幫助,在深化人文交流、繁榮民族文化的事業中相互借鑒。”《人民日報》評論文章如是寫道。 吳冰冰指出,中方一貫支持地區國家維護主權的努力,支持地區國家堅持自主探索發展道路的努力,支持通過對話解決地區熱點問題、通過發展促進地區穩定,這是中國中東政策的核心。 |
相關閱讀:
- [ 01-19]習近平離京對沙特阿拉伯、埃及、伊朗進行國事訪問
- [ 01-19]習近平開啟2016年首訪 中東三國助繪“一帶一路”藍圖
- [ 01-18]外交部就習近平出訪沙特、埃及、伊朗舉行吹風會
- [ 01-18]習近平:貫徹五中全會精神 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 01-18]這三年,習近平為中國夢凝聚的精神文化力量
- [ 01-18]講習所:習近平互聯網三大要義,你get√到了嗎?
- [ 01-18]這三年,習近平全球治理十大成就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