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顯新發展理念的真理力量——解讀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上的重要講話
2016-01-19 22:13:43?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林雯晶 孫靖 |
分享到:
|
(新華全媒頭條)彰顯新發展理念的真理力量 ——解讀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上的重要講話 新華社北京1月19日電(記者張曉松、華春雨、余曉潔)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是針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世界經濟復蘇低迷開出的藥方,也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向著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提供了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 進一步深刻認識新發展理念的重大意義,增強貫徹落實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不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在日前舉行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從黨和國家發展全局高度,從理論和實踐、歷史和現實相結合的角度,對新發展理念作出深刻闡釋,彰顯了新發展理念所蘊含的真理的力量。 創新發展: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 創新發展為何列在新發展理念第一位?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 回望歷史,創新一直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十八世紀以來,世界科技創新潮流涌動,并帶動了相應的產業革命——機械化、電力化、自動化、信息化……每一次科技創新和產業革命,都深刻改變著世界。 環顧世界,經濟社會發展越來越依賴于理論、制度、科技、文化等領域的創新。國際競爭新優勢也越來越體現在創新能力上。誰在創新上先行一步,誰就能擁有引領發展的主動權。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蓄勢待發,抓住機遇,時不我待。 審視自我,中華民族一度創造了燦爛的文明,也在近代以來多次錯失科技創新和產業革命帶來的巨大發展機遇。當前,中國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二,但創新能力不強,與形勢任務要求有距離。 實踐證明,創新決定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 俄羅斯《獨立報》刊登俄儲蓄銀行駐華代表謝爾蓋·齊普拉科夫文章指出,中國領導層已意識到,自主創新能力不足是中國落后于其他發達國家的主要體現,中國在國際上所處的地位、當前制度的未來都取決于如何克服這一差距。 “十三五”時期,中國經濟發展的特征之一就是進入新常態,而創新發展將成為這一時期中國經濟結構實現戰略性調整的關鍵驅動因素。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必須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通過創新培育發展新動力、塑造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做到人有我有、人有我強、人強我優。 協調發展:下好“十三五”發展全國一盤棋的制勝要訣 “協調既是發展手段又是發展目標,同時還是評價發展的標準和尺度,是發展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是發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統一,是發展短板和潛力的統一。”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閃耀著唯物辯證法的思想光輝,體現著堅持從客觀事物的內在聯系把握事物,認識問題、處理問題的科學方法。 有上則有下,有此則有彼。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是普遍聯系的,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容諸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作用。 回顧歷史,我們黨在帶領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長期實踐中,不斷深化對協調發展規律的認識—— 從新中國成立之初形成的“統籌兼顧”“彈鋼琴”的工作方法,到改革開放后陸續提出的“兩手抓”戰略方針,再到“處理好十二個帶有全局性的重大問題、重大關系”,“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實踐和認識的不斷深入不僅促使中國共產黨人發展理念逐步升華,更昭示了唯物辯證法在解決我國發展問題上的方法論意義。 新形勢下,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正面臨一系列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 “當前中國正處于一個轉型升級的歷史關節點,只有彌補短板和薄弱環節,才能從中拓寬發展空間、尋求發展后勁。”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長王軍說。 下好“十三五”時期發展的全國一盤棋,協調發展是制勝要訣。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要學會運用辯證法,善于“彈鋼琴”,處理好局部和全局、當前和長遠、重點和非重點的關系,著力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城鄉協調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推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 |
相關閱讀:
- [ 01-19]習近平訪問中東彰顯中國“一帶一路”誠意
- [ 01-19]習近平抵達利雅得 沙特四架戰機護航
- [ 01-19]習近平在埃及媒體發表題為《讓中阿友誼如尼羅河水奔涌向前》的署名文章
- [ 01-19]習近平抵達利雅得開始對沙特進行國事訪問
- [ 01-19]外媒關注習近平首訪中東:為當地和平貢獻中國方案
- [ 01-19]習近平中東行首站訪沙特 打造中沙戰略合作升級版
- [ 01-19]阿拉伯主流媒體:習近平此訪必將取得一系列豐碩成果
- [ 01-19]外媒高度關注習近平中東行 埃及總統稱訪問非常重要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