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就中阿關系提四點主張
2016-01-20 07:30:15??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中新社北京1月19日電 在對埃及進行國事訪問前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9日在埃及《金字塔報》發表題為《讓中阿友誼如尼羅河水奔涌向前》的署名文章。 習近平說,埃及是第一個同中國建交的阿拉伯國家,中埃關系是中國同阿拉伯國家關系的起點,代表了中阿關系的高度和溫度。60年來,中阿友好合作實現了歷史性跨越,也積累了寶貴經驗。我們在長期交往和合作中始終堅持互信、互助、互利、互榮的原則,成為彼此信賴和依靠的好朋友、好兄弟、好伙伴。 習近平說,中阿關系呈現蓬勃生機,迄今為止,已有埃及、阿爾及利亞、沙特、阿聯酋、卡塔爾、蘇丹、約旦、伊拉克等8個國家同中國建立或提升了雙邊戰略合作(伙伴)關系。2014年,中阿貿易額突破2511億美元,中國從阿拉伯國家進口原油1.46億噸,成為阿拉伯國家第二大貿易伙伴。7個阿拉伯國家成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創始成員國。60年來,中國累計向阿拉伯國家提供了254億元人民幣經濟援助,培訓了2萬多名各類人員,向8個國家派遣援外醫療隊。11個阿拉伯國家成為中國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國,中阿每周往來航班達183架次,每年往來人員達102萬人次。 習近平表示,阿拉伯諺語說“獨行快,眾行遠”,中國人常講“朋友多了路好走”。這用來形容中阿雙方結伴前行、風雨同行再恰當不過了。現在,中國和阿拉伯國家都處于各自發展的關鍵階段。展望未來,我們將繼續致力于推進全面合作、共同發展的中阿戰略合作關系,讓中阿傳統友誼薪火相傳,讓中阿合作惠及雙方更多普通民眾。 習近平進而提出以下主張: ——中阿要做自主發展道路的實踐者。世上沒有包治百病的萬能靈藥,也沒有普世皆準的發展模式。沒有人比中東人民更了解中東的歷史經緯,更清楚中東的何去何從。只有堅持走自己的路,路才能越走越寬、越走越長。阿拉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既是推動改革的動力,也是實現地區穩定的根本。中國愿意支持埃及等阿拉伯國家走符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共享發展經驗,共迎時代挑戰。 ——中阿要做地區和平的捍衛者。中東不穩定,世界不太平。縱觀歷史,武力從來不是解決問題的良方,零和博弈、贏者通吃的邏輯同這個時代格格不入。求同存異、包容互諒才是尋求各方利益最大公約數的根本途徑。中方將一如既往支持中東和平進程,支持建立以1967年邊界為基礎、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擁有完全主權、獨立的巴勒斯坦國。中國將更多提供公共產品,同埃及等阿拉伯國家并肩維護中東地區和平穩定。 ——中阿要做互利合作的推動者。“一帶一路”追求的是百花齊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獨秀的小利。中國擁有廣闊市場、充裕資金、先進技術、優勢產能,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而阿拉伯國家處于現代化進程關鍵階段,普遍把工業化作為促進發展、改善民生、增加就業的重要選擇。雙方可以通過共建“一帶一路”,把各自發展戰略對接起來,深化和拓展能源、貿易投資、基礎設施建設、高技術等領域合作。我們歡迎埃及和其他阿拉伯國家搭乘中國發展的便車、快車,實現雙方協同發展和聯動增長。 ——中阿要做文明多樣性的倡導者。中華文明和阿拉伯伊斯蘭文明各具特色、自成一體。我們相互欣賞、相互學習,以尊重和謙遜的態度,借鑒吸收彼此文化中的精華,為世界文明交流互鑒提供了生動范例。我們愿同埃及等阿拉伯國家一道,為傳承傳統文化、維護文明多樣性而不懈努力。(完) |
相關閱讀:
- [ 01-20]習近平:中國永遠是伊斯蘭國家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
- [ 01-20]習近平晤沙特王儲繼承人穆罕穆德
- [ 01-20]習近平同沙特國王會談:共同宣布建立中沙全面戰略伙伴關系
- [ 01-20]習近平:中方愿成為海合會國家長期、穩定、可靠的能源供應市場
- [ 01-19]彰顯新發展理念的真理力量——解讀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上的重要講話
- [ 01-19]習近平開始對沙特進行國事訪問|在埃及媒體發表署名文章|漫評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