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英語人士在中國從事的新奇有趣工作
2016-01-23 09:57:46??來源:參考消息網 責任編輯:陳曦 陳曦 |
分享到:
|
美國《紐約時報》16日刊載文章《最不幸的中國船長》,講述了一名英語人士在中國的奇特工作遭遇。目前,很多中國雇主都表現出對純正英語的渴望,他們向“老外”提供了一些非同尋常的就業機會。本文作者薇羅尼克。格林伍德身處其中,既為自己能夠提供所長感到高興,也在一些荒誕的經歷中發現了不少樂趣。文章如下: “呼救呼救……呼救呼救……呼叫ABCD信號。呼救,太平洋,4號貨艙起火,前甲板有危險貨物。”這是中國廣州某個周三上午,珠江新城大廈第22層的一間錄音室傳出的聲音——船上發生了可怕的情況。 我是這艘呼救船和其他遇難船只的船長——或者更確切地說,我受聘扮演一名船長,在為航海培訓教材錄制一系列聽力練習。這份工作中,我會與一位受聘扮演船舶交通調度員的人錄制各種情況,他在每種情況下都是英雄,可以說是大海中的“絕地武士”。 無論是指揮載有6萬噸小麥的貨船,還是鋪設海底光纜的船,甚至是載有TNT炸藥卻輕快駛入港口的軍艦,這位交通調度員總是知道如何規避危險。在我們生硬的無線電對話中,他展示了如下智慧:“警告。請檢查錨的位置,并確保是否是浮錨。結束。”以及“警告:你與右舷的一艘漁船有相撞的風險。結束。” 我并不具備在航海訓練中擔任配音演員的特殊資質。作為廣州一位外教的妻子,我只是漂泊在大中華區的一個母語為英語的普通人。而中國卻向“老外”們提供了一些非同尋常的就業機會。 這里所有的人很小就開始在學校上英語課,但與中國的人數相比,母語為英語者在這里仍是供不應求。對那些學英語的人而言,可以接觸到母語為英語的人,無論是通過聽力材料還是當面接觸,都對他們很有幫助。而且,這種經歷往往也很新奇。 我認識的一位美國人受聘在一輛有軌電車上大聲朗讀小說——這是某個藝術展的一部分。另一個人則受聘在深圳多個高爾夫球場與一位中國女士拍婚紗照。至于我,盡管沒有接受過正規的教師培訓,但每周五我會幫小學4年級學生朗讀美國孩子的課本,以此來賺一些外快。錄音的工作也是一個拐了三個彎的朋友通過短信找到我的。 在去錄音室的路上,我遇到了那位扮演交通調度員的配音演員,他是一個美國學生。我們對一種情況同樣感到困惑,就是很難確定自己是否該嘗試修改錄音腳本中的錯誤。 在錄音室,我們像快速啄米的小鳥一樣靠近唯一的麥克風,說出各自的臺詞,而且盡量不在充斥著英語單詞的“中國語法”上出錯。我們不知道腳本中哪些詞匯是航海術語,上下文中也得不到任何提示信息。那些錯誤好像已經印在了教科書上,我們的糾正可能使情況變得更亂。 “明白,我會放松更多錨鏈。”聽著交通調度員的指示,我在錄音中這樣回復。 使用我錄制的聽力材料的中國人可能會對一個年輕美國女性指揮所有的船只感到吃驚。但考慮到同時存在的其他巧合,他們或許就不奇怪了。在這些船上,始終都有23名船員,更神奇的是,交通調度員從未對多艘船只發送同樣呼叫信號的奇怪現象表達過意見,而這些船也幾乎一律處于危險中。 你會覺得船長可能要瘋了:他的輪船漏水了,他的船在下沉,到處都是火——還有23名船員要搶救。但因為我數次被要求講話放慢速度,所以必須把嘴湊近麥克風,然后以昏昏欲睡的機器人口吻說:“我的輪機艙發生了爆炸。” 所有這些災難都發生在同一個地方。當我第10次讀出緯度和經度時,我想這個地方應該早就被封鎖了,而且已經用浮標做出了標記,并豎起一塊牌子——珠江中的百慕大三角區。 雇傭外國人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雇主對純正英語的渴望,而我也為能夠在這里提供自身所長感到高興。事實上,錄音過程中,當協調員臨場提到如果我們愿意,可以對錄音腳本作出修正,我立即就這樣做了。 錄音完工后,這位協調員會在大廈的大堂遞給我一個裝有1000元(約合150美元)鈔票的棕色信封。我則現場清點錢數,感覺像個歹徒一樣。然后我會告訴她,如果以后還需要錄音,她知道怎么聯系我。 如果她需要,我會同意,而且我也想通過這種方式與我生活的這個地方建立某種聯系。在他們良好的愿望與我的愿望之間,我們匯合了。盡管所有事情似乎都是在最后一分鐘發生的,而且工作也很奇怪,但我卻喜歡這些奇怪的工作。它們美麗的荒謬是我在這里的生活中最喜歡的事情之一。 所以我又來了:“我的船只是前甲板和電燈略微受損。”我朗誦道,“沒有發現內燃機的汽化器溢流。現在我繼續給它加壓,發動機太慢……結束。” |
相關閱讀:
- [ 01-22]首度“最好國家”排名揭曉 美國排第四引美媒憤憤不平
- [ 01-20]美媒:拉美茲卡病毒疫情擴大 引發外界擔憂
- [ 01-19]美媒:美千禧一代收入少債務多 近半不相信美國夢
- [ 01-18]美媒稱中國“一胎化”陰影仍在:男性娶妻難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