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訪問埃及的三大突出成果
2016-01-24 18:06:32? ?來源:央視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趙舒文 |
分享到:
|
2016年1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結束對埃及的國事訪問,于晚間抵達德黑蘭,開始對伊朗的國事訪問。出訪埃及是習主席此次中東之行的第二站,也是中國最高領導人時隔12年首次訪埃。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中東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唐恬波在接受央視網記者采訪時指出,習近平主席此行訪問埃及有三大突出成果。 推動中埃全面戰略伙伴關系落實深化 習近平在開羅庫巴宮同埃及總統塞西會談后,共同發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拉伯埃及共和國關于加強兩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五年實施綱要》(以下簡稱《實施綱要》)。 唐恬波認為,習主席此行第一個重要成果便是中埃發表《實施綱要》。 《實施綱要》從政治領域,經貿、投資和銀行領域,軍事和安全領域,科技、航天、核能、通信和信息技術領域,文化、新聞、旅游、教育、人文領域,環境、農業和林業合作,能源、油氣產業合作,衛生合作,司法及法律合作及國際和地區事務等十大方面提出了八十項議程,每個領域都提出具體目標,待進一步落實。 “2014年12月,在塞西總統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時,雙方便已建立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唐恬波說,“如今又簽署《實施綱要》,說明中埃不再僅僅是規劃對接的過程,意向性的對接過程基本完畢,而中埃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已深入發展到具體落實階段。” 共同推進“一帶一路”,經濟上互利互惠 習近平在與塞西舉行會談時指出,雙方要將各自發展戰略和愿景對接,利用基礎設施建設和產能合作兩大抓手,將埃及打造成“一帶一路”沿線支點國家。 會談后,雙方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阿拉伯埃及共和國政府關于共同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以及電力、基礎設施建設、經貿、能源、金融、航空航天、文化、新聞、科技、氣候變化等領域多項雙邊的合作文件,并共同為中埃蘇伊士經貿合作區二期揭牌。 唐恬波表示,埃及現在外匯儲備只有2011年“阿拉伯之春”革命前的一半,埃及政府又有很多想做的事情,但是資金方面確實存在一定問題。習主席此次訪問埃及,兩國又有經濟上的具體合作成果。如中國提供貸款,給埃及央行和國民銀行以融資上的實際支持。對埃及提供貸款幫助,助力埃及經濟發展,將有力于將埃及打造成“一帶一路”沿線支點國家,是一件互利共贏的事情。 據媒體報道,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與埃及央行簽署10億美元貸款協議,與埃及國民銀行董事長阿巴斯簽署7億美元貸款協議。除上述17億美元外,國開行還將向埃及銀行貸款1億美元來為埃及的戰略項目提供融資。國開行與埃及國民銀行7億美元的貸款也用來支持埃及的戰略項目開發。 加強雙方文化交流 此次訪問埃及,習近平主席在盧克索神廟廣場出席中埃建交60周年慶祝活動暨2016中埃文化年開幕式。 習近平指出,盧克索是古埃及文明的集中體現。這里的建筑反映出了古埃及人民令人驚嘆的智慧和科技水平。中埃都是文明古國,我們有必要加強人文交流,深化民間友好,鞏固兩國合作民意基礎,推動雙方共同發展、共同繁榮。 而在與塞西總統舉行會談時,習近平也指出,中方愿意同埃方加強人文合作,密切文化、教育、旅游交流,增進兩國人民友好交往。 在唐恬波看來,深入兩國文化交流是又一個訪問的亮點。她提到,中埃兩國都是四大文明古國,文化上的交流在此行的中東三國中,以埃及為最突出、氛圍也更為濃厚。“文化是一種深層次的交流,習主席出席盛大的中埃建交60周年慶祝活動暨2016中埃文化年開幕式,集中體現了兩國惺惺相惜,加強文化交流,更是對兩國關系發展利在千秋的事情。”(記者高宇婷) |
相關閱讀:
- [ 01-24]王毅談習近平主席訪問沙特、埃及、伊朗和阿盟總部
- [ 01-24]【網絡媒體走轉改】他憑啥跟在習近平身后還稱自己是“第一書記”
- [ 01-24]習近平結束對沙特阿拉伯、埃及、伊朗國事訪問回到北京
- [ 01-24]從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看政法工作如何開創新局面
- [ 01-24]習近平會見伊朗伊斯蘭議會議長拉里賈尼
- [ 01-24]習近平會見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三組數字解讀訪問伊朗的亮點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