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中國要永遠做一個學習大國
2016-01-27 07:12:59?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外國專家工作。國家主席習近平先后兩次在國內與外國專家代表座談,并在訪問俄羅斯期間在莫斯科與俄羅斯援華專家和親屬代表座談。他強調指出,“不拒眾流,方為江海”“中國要永遠做一個學習大國”“中國將實行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 如今,中國夢的實現,更需要積極利用一切人類文明成果。習近平主席一再把人才事業(yè)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放在一起去看,和服務國家重大戰(zhàn)略緊密結合。站在全局的戰(zhàn)略高度,也就擁有了寬廣的歷史視野。他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 2015年 大事記 1月12日 國家外專局與國務院研究室聯合主辦座談會,第一次就《政府工作報告》征求外國專家建議。 2月10日 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內邀請來自32個國家的60余名外國專家舉行座談。 5月8日 習近平主席在莫斯科與俄羅斯援華專家和親屬代表座談。 習近平說,中國有句老話,“吃水不忘挖井人”,中國人民感謝為中國建設和發(fā)展作出貢獻的專家們。 9月30日 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會見榮獲2015年度中國政府“友誼獎”的外國專家和他們的親屬。 這些專家中有諾獎獲得者、著名醫(yī)學雜志《柳葉刀》主編、法國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化學會院士…… 12月7日 李克強在國家發(fā)改委主持召開座談,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世界銀行和麥肯錫公司的3位外國經濟學家坐在總理對面為“十三五”規(guī)劃編制工作建言獻策。 這也是我國首次在最高層級邀請外國專家參與五年規(guī)劃編制建議。 截至目前,2011年啟動實施的‘外專千人計劃’已完成五批,共有313位專家入選。“十二五”期間,境外來華專家規(guī)模不斷擴大,來華專家已由2011年的52.9萬人次增加到2015年的62萬余人次,年均增長5%以上。 為中國發(fā)展 建言獻策 1 2015年1月,國家外專局與國務院研究室聯合主辦外國專家座談會,第一次就《政府工作報告》征求外國專家建議。 2 每年春節(jié)前夕,李克強總理都會召開外國專家座談會聽取意見建議。 3 2015年,外國專家工作中高端引領的導向作用日益增強,全國引進人才結構不斷優(yōu)化。 過去五年中,全國共建成引智基地78家、示范單位91家,一批效益好、價值高的引智成果實現產業(yè)化,一批成熟成果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得到推廣。 4 在黨中央“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理念指引下,從國務院到國家外國專家局,從各省市區(qū)到各企事業(yè)單位,都在工作中注重巧借外力、善用外腦,邀請在華工作外國專家為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建言獻策。 名詞解釋 中國政府“友誼獎” 中國政府授予在華工作外國專家的最高榮譽獎項,由國務院授權國家外國專家局于1991年正式設立。每年約產生50名獲獎者,國慶逢五逢十之年則評選約百名。2015年6月,全國評比達標表彰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批復中國政府“友誼獎”為長期表彰項目。截至2015年,累計已有來自7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1449名外國專家獲此殊榮。 國家“千人計劃”高層次外國專家項目 簡稱“外專千人計劃”,是國家“千人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的統(tǒng)一部署下,于2011年由國家外國專家局牽頭組織實施。主要目標是,利用10年左右的時間,引進500至1000名高層次外國專家。入選者將獲國家特聘專家證書,并得到中央財政和地方政府給予的生活與科研經費方面的補助。截至目前,已有五批共313位專家入選。羅旭 |
相關閱讀:
- [ 01-26]國際社會積極評價習近平主席中東三國行
- [ 01-26]這三年,習近平治國理政的“四大支柱”
- [ 01-26]習近平主席新年首場“外交秀” 國際媒體:意義非凡 成果務實
- [ 01-26]劉云山看望著名科技專家 代表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向廣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誠摯問候和新春祝福
- [ 01-26]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二次會議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