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1日電(記者羅宇凡)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1日公布全國網絡2015年度十大典型舉報案例,提醒廣大網民增強網絡安全意識,依法上網,安全用網,并警示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依法辦網。 十大典型舉報案例涵蓋謠言、侵權、詐騙、色情等網上有害信息主要類型,具有危害性大、社會影響惡劣、傳播方式新穎、處置結果公眾滿意度高等特點。 這次公布的十大典型案例主要包括:刷單打“霸王”車致使“滴滴打車”遭受巨額損失的詐騙類舉報;微信公眾賬號“頂尖企業家思維”冒用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名義發文的侵權類舉報;搶票軟件植入木馬的病毒類舉報;“溫州動車相撞”“包頭市發生恐怖襲擊”引發民眾恐慌的謠言類舉報;“西藏不產藏紅花”給西藏旅游業帶來負面影響的虛假新聞類舉報;不法分子傳播封建迷信、邪教歪理,蒙騙群眾的政治類有害信息舉報;不法分子利用微信紅包“猖狂下注”的賭博類舉報;網站平臺為招嫖賣淫“牽線搭橋”的色情類舉報;微信公眾賬號設置陷阱詐騙不義之財的傳銷類舉報。 據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介紹,2015年,全國各地各網站高度重視并積極推動網絡舉報工作,新浪、騰訊等228家影響力大、網民訪問多的網站簽署了《積極開展網絡舉報工作承諾書》,向社會公布舉報電話,積極受理違法和不良信息,主動接受公眾監督;網民舉報意識明顯增強,全年網民舉報量高達2800多萬件次,有問題找“舉報”咨詢、遇麻煩找“舉報”解難、需維權找“舉報”訴求成為越來越多網民的共識;執法部門根據公眾舉報,大力整治散布謠言、宣揚暴恐、傳播黃賭毒等網絡亂象,處置了一大批社會反映強烈、網民舉報集中的網絡有害信息,有效維護了網民權益,為清朗網絡空間做出積極貢獻。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治理網絡亂象、營造清朗網絡空間,不僅事關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而且直接關系每個網民的切身利益。舉報中心歡迎廣大網民積極舉報網上違法和不良信息。 |
相關閱讀:
- [ 02-01]“網絡媒體走轉改” 貴州加大力度鼓勵貧困戶融入城市
- [ 02-01]莆田文明網發起“最好的時光在書里”網絡傳播活動
- [ 02-01]福建44位省直派駐紀檢組長曬成績受測評|本網再推網絡大拜年專題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