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2月8日電(記者周科)除夕,是合家團圓的日子。但在濟南鐵路局青島西車務段,仍有700多名鐵路工人堅守在春運一線,其中還有70多對父子、母子、兄弟、姐妹、夫妻等“搭檔”齊上陣,共同為平安春運鋪就通達坦途。 父女檔:小站大愛 “干完這個春運,以后就能和家人踏踏實實過年了。”除夕夜的山東昌樂縣,處處洋溢著新年的味道,而在昌樂火車站,60歲的扳道員趙書義依然站立在冰冷的鐵軌旁,揮舞著手中的紅綠信號旗,轉動一旁的長條扳手,用人工的方式在Y道岔口處引導火車行進。 這是趙書義職業生涯中的最后一個春運,今年3月底就要退休的他,已經在扳道員崗位上工作了近40個春秋。“看似簡單的工作,但關系到列車安危,責任重大。一旦扳錯了,后果將不堪設想。”趙書義說。 設備的自動化也許不再需要扳道工,但這個特殊群體曾經的默默付出和堅守精神不會被人們忘記。 與父親一樣,趙書義26歲的女兒趙令媛也在昌樂火車站客運售票室值守。昌樂站只有6對旅客列車辦理客運業務,客運量不大,但她是目前站上唯一的售票員,所有的票務工作都由她負責。“父親跟車打交道,而我是與乘客交流,哪怕只有一名旅客,我也必須堅持到最后。”趙令媛說,盡管不能跟親人在家中吃個團圓飯,但是一想起站外的父親,心里就感覺暖暖的。 母子檔:助母上陣 倒茶、掃地、幫助旅客自助購票……除夕夜,在山東青州市火車站的售票廳和候車室內,一個身穿藍色背心的小伙格外引人注目。整個晚上,他一直在忙碌。 這名21歲的小伙叫霍華江,并不是一名鐵路工人,他目前是西南財經大學的學生。 他的母親左愛榮是青州市火車站的售票值班員,因為母親要當班不能回家過年,他干脆把團聚的地方移至車站,與母親一起值守。 為了“名正言順”地與母親團聚,霍華江趕在春運前夕加入了“濟鐵青年”志愿群體,到站開展志愿服務。除了引導乘客進站、端茶倒水、清掃垃圾外,霍華江還幫助乘客自助購票,減輕母親在窗口賣票的壓力和乘客在人工窗口排隊買票的等候之苦。 每逢忙碌間歇,霍華江都會習慣地透過玻璃窗一瞥忙碌中的母親,掛著汗珠的臉上綻放著燦爛的笑容。心心相印的母親也會心地抬頭看看他,幸福掛滿臉龐。 過往的旅客很難從母子隔窗相望的眼神中讀懂這種親情,但母子倆心里始終明白:無論身處哪里,在一起就是過年! 夫妻檔:十年一聚 除夕夜的山東濰坊火車站,自助售票廳內,30臺自助售取票機一字排開,等待著前來購票和取票的旅客。與平常相比,旅客已經不多,少了往日的喧囂。 但在自助售取票機的背后,始終有一群人在默默堅守。除夕當天,35歲的維護員劉曉艷24小時當班。領款、備錢、換零錢、換票卷、處理故障,這些步驟還是一個都不能少。“萬一旅客購票的錢被機器吞了,取不出票怎么辦?旅客在路上,我們就在站上。他們的需求就是我們堅守的理由。” 劉曉艷的丈夫王路海也在濰坊火車站人工售票窗口值守。除夕當天,濰坊站發送旅客2萬多人次,比高峰期少了一半還多。買票的旅客較往日少了,售票窗口沒有全開,一個班下來,王路海只賣了不到500張票。“看到行色匆匆的旅客買上了歸家的車票,好像自己也到家了一樣。”王路海說,他們節日里收到最好的祝福就是聽到旅客道一聲感謝。 |
相關閱讀:
- [ 02-08]網媒走轉改:被“互聯網 ”改變的春運回家路
- [ 02-07]中國鐵路春運節前發送旅客超億人
- [ 02-07]春運節前全國鐵路發送旅客超億人 同比增10.6%
- [ 02-07]銀川鐵路調車組:保障春運 臟累苦險都不怕
- [ 02-07]一位美女車長的春運溫馨之旅
- [ 02-07]【圖片故事】老乘警“行走”最后的春運
- [ 02-06][聚焦春運]除夕夜,我們為乘客堅守
- [ 02-06]廣州火車站全面解除春運應急措施 恢復正常服務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