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友好協會理事:南北“鴻溝”,越南為何難彌平
2016-02-17 07:11:02?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王海云 王海云 |
分享到:
|
南北差異問題將長期存在 越南南北差異還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上。這種差異既受自然條件影響,更受歷史發展的影響。從歷史上看,自l6世紀起,越南長期處于南北分裂的狀態,直到l9世紀初才恢復統一。但不久,法國人入侵,對越南實行分而治之的殖民統治政策,對南圻實行直接統治,對中、北圻則通過阮朝統治者實施間接統治。這又造成新的隔閡。二戰后,特別是1954年《日內瓦協定》簽訂后,南北方又經歷了長達20年的分裂。 可以說,自16世紀以來,越南南北分治多于統一。這種局面,造成越南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較明顯的地區差異,而且影響至今。尤其是1955— l975年的南北分治,使兩個地區完全處于不同的政治、經濟制度之下,南方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北方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這更加劇了歷史上形成的地區差異。 南北越南實現統一后,尤其是實行革新開放政策后,地區發展落差問題有所緩解,但差異依然存在。總體來說,北方受自然條件制約及人們思想觀念的影響,發展總慢半拍。而南方因自然條件優良,加上人們思想觀念更新較快,革新開放總是先行一步,發展尤為迅猛。北方落后、南方發達,外界對越南的印象皆如此。 北方的河內,已有千年歷史,按人口排列是越南第二大城市,既是越南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北方交通的總樞紐,是北方的代表;而南方的胡志明市,與河內相隔1000多公里,舊稱西貢,曾是法國和美國統治下的南越中心,如今是越南第一大城市,亦是越南經濟的火車頭,工業產值占全國30%以上,擁有全國最大的港口,經濟發展遙遙領先。 在河內的中心區,街頭標語和旗幟經常變換,那意味著不同的節日或者國家活動;而在胡志明市,法國殖民者留下的裱飾考究的建筑更多,最繁華的第一郡、第七郡隨處可見現代化的商業中心——這里集中了越南近1/4的經濟能量,還有源自港臺韓日歐美等地的投資,而最新建成、在頂上插著越南國旗、以蓮花為造型的65層Bitexco金融塔,便是該城發展速度的最大象征。 無論從人文地理、經濟布局、歷史或者軍事的角度去看,河內和胡志明市都是越南國土兩端的核心,胡志明市先行一步,河內正積極迎頭趕上。據報道,2015年越南人均GDP約2228美元,其中河內人均GDP為3600美元,而胡志明市為5100美元。差距正在縮小,但南北發展不平衡依然存在。 筆者觀察到,無論是北方還是南方,越南的城市化都在加速。在河內和胡志明市的中心地區,土地的昂貴可以用“寸土尺金”來形容,尤其在城市中心地段,最高地價可以達到1平方米3000到兩萬美元的水平。河內曾出現過著名的“釘子戶”,面對拆遷開出1平方米6萬美元的天價。而胡志明市中心的旺鋪租金也比日本東京銀座貴。 從發展趨勢看,南方自然條件優越,商業發達,外來投資者尤為青睞,發展后勁很足,預計仍繼續領先越南全國的發展。北方盡管有后發優勢,有政治資源配置的優先權,但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仍無趕超南方的可能。因此,越南的南北問題必定長期存在。 最新消息稱,越南政府將開發連接中國廣西和柬埔寨的“南北經濟走廊”。該走廊涵蓋諒山-河內-胡志明市-木排等地,貫穿越南全境,旨在通過建立國家基本架構,依托大城市帶動周邊發展,以減少南北發展的不平衡。(文/黃東日,作者為中越友好協會理事、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特約研究員、左江日報記者) |
相關閱讀:
- [ 02-16]李克強春節后首次發話:中國經濟在挑戰中越戰越勇
- [ 02-15]李克強春節后首次發話:中國經濟在挑戰中越戰越勇
- [ 02-08]中越國際列車演繹跨國友誼:越方站長給中方人員發紅包
- [ 01-10]港媒稱中越邊境小城走私猖獗:有學生輟學加入走私
- [ 12-31]外媒:越南發布報告稱中越今年交涉南海問題22次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