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沙特阿拉伯、俄羅斯、委內瑞拉和卡塔爾16日宣布,四國達成“有條件”共識,同意將各自石油產量“凍結”在今年1月份水平,以求穩(wěn)定國際油價。不過,這一共識需要得到其他產油國的響應才會生效,不免讓外界對限產前景產生懷疑。 【共識有前提 需“小伙伴”跟進】 沙特、俄羅斯、委內瑞拉和卡塔爾四國分管石油的部長16日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沒有事先公布的閉門會議后宣布這一成果。這也是產油國數(shù)月來為解決石油供過于求、穩(wěn)定油價而舉行的最高級別會議。 俄羅斯能源部長亞歷山大·諾瓦克說,“如果其他產油國加入這一倡議”,四國愿意將石油產量“凍結”在今年1月份水平。 沙特石油和礦產資源大臣阿里·本·易卜拉欣·納伊米說,“凍結”產量是“恰當”舉措,希望其他產油國也采納這一方案。 委內瑞拉石油部長歐洛希奧·德爾皮諾說,發(fā)起這一倡議的產油國方面17日將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與伊朗和伊拉克官員商討限產方案。 “我們同意凍結產量的理由很簡單:我們今后幾個月會評估并決定是否采取更多措施穩(wěn)定和改善(石油)市場,而現(xiàn)在只是這一進程的開始,”納伊米說,“我們不期望(石油)價格出現(xiàn)大幅反彈,不希望減少供應,我們希望滿足市場需求,希望一個穩(wěn)定的油價,我們必須一步一步來。” 【各有小算盤 說“團結”不容易】 盡管多個產油大國向外界展示穩(wěn)定油價的決心,但外界對限產能否最終付諸實施有疑慮,其中最大的不確定因素就是伊朗是否響應。 今年1月,西方國家因國際原子能機構確認伊朗履行伊核問題全面協(xié)議相關承諾而解除對其經濟制裁。作為全球第四大儲油國,伊朗如今的原油日產量超過100萬桶原油,仍低于其自身產能和經濟制裁前水平。為謀求重奪原油市場份額,伊朗近期稱將在數(shù)月內大幅增產。 反觀提出限產倡議的產油國,沙特和俄羅斯位居全球最大產油國和出口國之列,今年1月份的產油量達到或接近歷史最高紀錄。 一些市場分析師認為,沙特和伊朗在敘利亞沖突和也門沖突中積怨已深,如今沙特在自身產油量接近紀錄的情況下要求剛剛準備“大展身手”的伊朗同時“凍結”產量,前景不容樂觀。 即使是在此次提出倡議的產油國內部,對于限產問題也并非團結一致。 路透社報道,沙特一直堅持,只有在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和非歐佩克成員國都同意的情況下,沙特才愿意減產;作為第二大石油出口國的俄羅斯此前并不愿意響應減產號召,理由是西伯利亞油田運營的實際情況與歐佩克成員國油田不同。 國際油價上月20日創(chuàng)出十多年來低點后,這些產油國才開始放下分歧,商討限產可能。而即使是在與歐佩克成員國討論可能合作的同時,俄羅斯仍將今年1月的產油量提升至歷史最高水平。 “即使它們最終將產油量凍結在1月份水平,全球原油儲備仍在那里,會對油價產生壓力,”能源視線咨詢公司分析師多米尼奇·海伍德說,“因此,盡管這是積極舉措,我不認為它會對供需平衡產生巨大影響,因為1月份(的產油量)已經供過于求。”(徐超)(新華社專特稿) |
相關閱讀:
- [ 02-17]四大產油國就凍結產能達成協(xié)議 聯(lián)合減產時機未成熟
- [ 02-01]委內瑞拉出現(xiàn)資金短缺 期得其它產油國共同穩(wěn)油價
- [ 01-28]國際油價暴跌 產油國挪威卻安然過冬
- [ 01-28]油價回到“解放前” 產油國靠啥過日子?
- [ 01-19]伊朗石油將進入全球市場 產油國或步入寒冬
- [ 01-15]油價頹勢讓產油國繃緊神經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