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寨卡病毒在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擴散,世界衛生組織17日表示,需要籌措5600萬美元資金,用于病例診斷、疫苗研發、疫情控制等。盡管南美多國近來積極抗擊疫情,但在疫情最嚴重的巴西,“抗寨”情況不容樂觀——巴西“寨卡城”景象觸目驚心;各種荒謬的“寨卡陰謀論”也讓不明真相的民眾陷入恐慌。 路透社18日稱,世衛組織日前宣布進入“國際公共衛生健康緊急狀態”,即該組織194個成員將共同應對寨卡疫情,深入調查疫情根源。這是世衛組織有史以來第四次拉響“全球性警報”。該組織希望各成員國和其他贊助方能積極協助籌集5600萬美元資金。媒體稱,世衛組織用于應急資金的撥款數額過少。華盛頓喬治城大學學者戈斯廷此前就批評稱,埃博拉疫情爆發時,世衛組織就因資金不到位延誤了反應時機。 學界目前認為,寨卡病毒同兩種嚴重的神經性疾病相關:其中一種是新生兒“頭小畸形”癥,另一種是可致癱瘓的格林巴利綜合征。在寨卡疫情最嚴重的南美國家巴西,新生兒“小頭癥”病例近日仍呈上升趨勢。17日的最新數據顯示,巴西已出現508起“小頭癥”確診病例,還有近4000例疑似病例。有媒體認為,巴西此前對病例的統計方式過于“保守”,實際情況可能更糟。 寨卡疫情在巴西如今已不僅是公共衛生問題,它還影響政治、社會和經濟等多個方面。比如,巴西多地是著名旅游勝地,今年還將舉辦夏季奧運會。世界銀行認為,如果疫情沒有好轉,巴西旅游業可能遭受超過600億美元的“災難性”損失。 英國媒體日前探訪了巴西伯南布哥州最先進入“緊急狀態”的戈亞納鎮。戈亞納是巴西寨卡疫情的“震中”地區,當地有4萬人感染病毒,超過總人口的一半。由于就診人數過多,戈亞納的醫院早已飽和,但新增患者在一段時間內仍以每天500人的數量遞增。 戈亞納人居住環境惡劣,有些人基本“住在垃圾堆上”。當地河流也被各種生活垃圾嚴重污染,成了蚊蟲滋生地。醫學專家說,抵御寨卡病毒的最好方法就是滅蚊。但是,當地不少人家中一貧如洗,甚至無力購買殺蟲劑或蚊帳。巴西軍方在當地社區的滅蚊工作“簡單粗暴”:先用擴音器喊出住戶,如果無人應答,士兵可能會直接闖入。鎮負責人說,三四月是雨季,疫情恐怕更嚴重。 “小頭癥”令人談之色變,患兒頭部發育異常,要么致殘,要么致死。戈亞納的席爾瓦懷孕時感染了寨卡病毒,當時被誤診為登革熱,女兒出生時頭部畸形,只活了37天。 哥倫比亞的情況也不樂觀。英國《每日快報》稱,截至本月初,哥倫比亞有2萬多人被確診感染寨卡病毒,其中包括2100多名孕婦,目前尚未出現因寨卡病毒引起的“小頭癥”病例。哥倫比亞衛生部門稱,超過37%的孕婦感染病例集中在東北部的北桑坦德省。 英國《衛報》批評稱,巴西“抗寨難”的背后,暴露了一系列社會、民生問題,比如脆弱的公共醫療體系、基本衛生條件缺失,甚至對女性的歧視。巴西衛生部長卡斯特羅曾發表不當言論,稱巴西女性“不如男性懂得自我保護”,因為她們“愛露腿”更容易被蚊蟲叮咬。他還說,希望女性“在生育年齡之前感染寨卡”,這樣“就有抗體”,不再需要打疫苗。 美國《紐約時報》說,近日有關寨卡病毒和“小頭癥”的流言四起,令各受災國當局十分頭痛。阿根廷曾流傳一種說法:導致“小頭癥”的根源不是寨卡病毒,而是一種滲入飲用水中的殺蟲劑。還有一種說法稱,寨卡病毒是一家生物技術公司的“轉基因蚊”散播的。更離譜的是,居心叵測人士散播謠言稱,寨卡病毒是“全球精英階層為減少地球人口、構建世界統一政府”的“特大陰謀”。一些不明真相的民眾一度對類似言論深信不疑。 【環球時報駐英國、巴西特約記者 王輝 曾潤佳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劉皓然】 |
相關閱讀:
- [ 02-18]寨卡病毒或能穿越胎盤 與小頭癥關聯性又添新佐證
- [ 02-18]漳州聯防聯控防范寨卡病毒 消除伊蚊及孳生地
- [ 02-18]應對寨卡病毒 世衛組織看好“生物武器”
- [ 02-17]世衛組織稱需要5600萬美元抗擊寨卡病毒
- [ 02-16]寨卡病毒或重創多國旅游業 日俄等國加強口岸檢疫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