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摸高”無礙全年物價走勢 季節因素主導
2016-02-19 07:06:27?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本報北京2月18日電 (記者邱海峰)國家統計局今天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1.8%,漲幅比去年12月份擴大0.2個百分點,達到近5個月來的新高。專家指出,1月份CPI漲幅擴大主要是受大范圍寒潮天氣、春節因素影響,預計今年全年物價不會出現大漲。 2016年開年CPI同比上漲創下5個月新高,環比上漲0.5%,漲幅較大。對此,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解釋稱,強寒潮天氣影響了鮮菜、鮮果的生產和運輸,再加上春節臨近,市場需求增加,這促使了蔬果和肉類價格的上漲;寒假、春運期間,出行人數增加,交通和旅游價格上漲明顯。 此外,服務價格上漲進一步推升了CPI上行。余秋梅說,從同比看,1月份CPI漲幅擴大,主要原因是部分分類價格漲幅有所擴大。其中,受勞動力成本上漲影響,部分服務價格漲幅較高,家政服務、美發、衣著洗滌保養、美容等價格分別上漲7.4%、5.5%、4.0%和3.1%。 專家指出,年尾商家的促銷、消費者的活躍以及商業銀行信貸投放的增加,也對消費市場有積極的作用。 1月份CPI漲幅擴大,物價是否會持續升勢?對此,多位專家予以否定。 “物價走勢將隨季節因素波動,今年上半年CPI可能出現上升,但幅度有限。”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在當前宏觀經濟大背景下,物價漲幅將總體保持低位運行,不會出現明顯的通脹壓力,CPI也不會跌入負增長區間,整體保持低通脹狀態的概率較大。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祝寶良補充道,一二月份CPI可能會相對較高,這主要是受春節的節日效應的影響。“春節過后,居民對服務的需求也許會有所下降,從而促使服務項目的價格降低,使CPI相對回落、趨于平穩。” 恒生銀行高級經濟師姚少華預計今年消費物價通脹為1.5%;申萬宏源認為,CPI短期波動對全年影響有限,維持2016年CPI為1.7%的判斷;交銀施羅德也預計2016年CPI為1.7%。 物價低位平穩運行,為政策調控與改革提供了足夠空間。中國人民銀行近期發布2015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下一步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松緊適度,適時預調微調,做好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適應的總需求管理。另外,人民銀行等八部委日前印發《關于金融支持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若干意見》提出,將從加強貨幣信貸政策支持、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等多個角度,支持工業轉型升級、降成本與增效益。 |
相關閱讀:
- [ 02-18]CPI階段新高難改全年物價走勢 PPI跌幅有望繼續收窄
- [ 02-18]趙錫軍:CPI上升仍有動力 未來市場機制自我調節或成主旋律
- [ 02-18]統計局:2016年1月CPI同比上漲1.8% 環比上漲0.5%
- [ 02-18]證監會今年正式開展巡回審理 推進處罰體制機制改革|1月中國CPI反彈至1.8%
- [ 02-18]1月中國CPI反彈至1.8% 創5個月來新高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