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2月20日電 題:中國司法體制改革步入深水區 直面人、權、錢 中新社記者 應妮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深化司法體制改革作出全面部署。至今,這項“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的改革已經穩步推進兩年。 是次司法體制改革摒除了小步快跑、從易到難的通常做法,直接步入深水區,推出完善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制度、完善司法責任制、健全司法人員職業保障制度、推動省以下地方法院檢察院人財物統一管理這四項措施,直面改革中的“人”、“權”和“錢”等核心難題。 資料圖:1月11日,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首批90名入額法官舉行集體宣誓,標志著云南省第一批員額制法官正式誕生,司法改革進入新階段。法官員額制,是按司法規律配置司法人力資源,實現法官隊伍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落實司法責任制的重要改革舉措。中新社記者劉冉陽 攝 人往哪里去? 建立一支公正、廉潔和高效的司法隊伍,關鍵在于如何合理科學配置司法人力資源。建立和完善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制度,無疑是此次司法體制改革的“重頭戲”。其中,法官檢察官員額制改革,又是實行司法人員分類管理的重點任務。 員額制的核心,即法官檢察官員額數不超過中央政法專項編制的39%。這意味著原先辦案的部分審判員和檢察員、部分具有法官檢察官身份的行政人員,將要退出員額,不再具有一線辦案的資格。 正如官媒所評價的那樣,鑒于員額制改革是對司法人員利益格局的重新“洗牌”,觸動了許多人的“奶酪”,因此它也被廣泛視為本輪司法體制改革中的“一塊最難啃的硬骨頭”。 吉林省在開展司法體制改革過程中,許多檢察院、法院領導主動放棄身份,起到了表率作用。長春市九臺區檢察院政治部主任呼顯志作為改革的主持者之一,一方面給院里辦案能力不高的“老檢察”做思想工作,動員其知難而退,另一方面幫助和鼓勵高學歷人員、辦案能手成為員額內檢察官。最終,這個改革者“革”掉了自己的身份,成為一名行政人員。“改革有出才有進,當然也需要有人做出一些犧牲。”他說。 |
相關閱讀:
- [ 01-26]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攻堅克難 深入法院司法改革
- [ 01-23]中央政法委:提高司法輔助人員和警察收入
- [ 11-30]最高法司法巡查走上“快行道”
- [ 11-25]司法機構自揭家丑,令人耳目一新
- [ 11-25]司法機構自揭家丑,令人耳目一新
- [ 09-24]媒體盤點深改20個月:司法啃硬骨頭 著力惠民生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