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永華談中日關系:努力管控分歧 尊重彼此關切
2016-02-25 15:19:05??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問:2012年以來,日本對華投資逐年下降。特別是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后,日本對中國經濟風險擔憂增加。請問您對中日經濟關系的未來如何評價?兩國經濟合作有哪些新特點? 答:近年來,日本對華實際投資額呈下降趨勢,影響因素比較多,一般認為主要原因包括:一是人民幣兌日元持續升值增加了日本企業對華投資成本,也使產品出口型的日資企業競爭力有所下降。二是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后增速有所放緩,同時中國勞動力等要素成本有所上升,一些日本企業對來華投資處于觀望階段。三是日本對華投資起步較早,大多數日本大企業已在華設立企業,其重點目標已經轉向如何提高經濟效益。四是隨著各國企業積極開展對華投資和中國本土企業的不斷成長,中國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部分日企技術含量不高、競爭力不強或者自身經營不善,被迫退出中國市場。 值得重視的是,日本對華投資也呈現出一些積極變化。一是日企開始在華生產核心產品;二是加快在中國設立研發中心;三是部分制造業日企開始向中西部轉移;四是日本服務業對華投資比重提升,零售、教育、醫療、老齡護理等領域投資持續增長;五是出現個別大型戰略投資,反映出日企對華投資向著資本參與等深度合作方式轉變。 關于日企對華投資下一步發展趨勢,我認為還有待進一步觀察,但從最近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發布的《日本企業在華業務的現狀和展望》報告來看,日本企業界仍然非常重視在中國的投資。 中日經濟有較強的互補性,在投資領域同樣有很大發展潛力。中方歡迎擁有戰略眼光和經驗豐富的日本企業發揮技術、管理方面的優勢,抓住“十三五”期間中國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重要機遇,進一步開拓中國市場,特別是與中國企業在綠色低碳、節能環保、電子商務、老齡產業和高新技術等新領域積極開展投資合作,推動中日經貿合作與兩國經濟同步實現轉型升級。 問:2015年中日人員往來同比出現大幅增長,顯示兩國國民感情出現回暖跡象。請問您對中日民間交流有何建議? 答:國之交在于民相親。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友好感情是國家關系發展的基礎。新中國成立初期周恩來總理提出“民間先行,以民促官”的重要理念,使中日民間交流取得蓬勃發展,日本社會要求恢復兩國邦交的呼聲也日漸高漲。兩國各界有識之士秉持中日世代友好的信念,最終匯集涓涓細流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洪流,推動中日邦交正?;樌麑崿F。近年來中日關系一度陷入邦交正常化以來最嚴峻局面,兩國國民感情也跌至歷史冰點,但中方重視發展中日關系、致力于推進兩國睦鄰友好合作的政策沒有變化。2015年5月23日,習近平主席在北京出席中日友好交流大會并面對3000名日本民眾發表重要講話,呼吁中日雙方共促和平發展,共謀世代友好,共創兩國發展的美好未來,在兩國社會引起巨大反響,也極大堅定了日本社會各界與中方相向而行增進友好交流、改善兩國關系的決心和意愿。 中日關系的根基在民間。近年來,中日關系經歷嚴重波折,對兩國國民感情帶來很大負面影響,最新民調顯示超過80%的兩國民眾對對方國家不持好感。這種局面持續下去,可能對兩國關系長遠發展形成嚴重制約,需要雙方下大力氣扭轉。當前形勢下,我認為雙方可以著重從以下幾方面作出努力。 一是多釋放積極信息,堅定兩國人民對中日關系未來的信心。 二是下大力氣助推中日國民交流,增進相互理解和信任要建立在相互往來、雙向交流的基礎上。 三是充分發揮民間友好團體和地方友城的橋梁紐帶作用。 當前兩國民間交流呈現復蘇勢頭,離不開兩國關系大環境和政治氣氛的好轉。去年5月,習近平主席親自出席中日友好交流大會,面向3000名日本各界人士強調中日和平、友好、合作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鼓勵兩國各界人士特別是年輕一代踴躍投身中日友好事業,在兩國各界引發熱烈反響。最近我們也注意到日本領導人再次公開提出“中國發展機遇論”,強調要保持兩國關系改善勢頭,發展穩定的日中友好關系。希望雙方相向而行,持續對外釋放積極、正面的信息,擴大民間交流規模,引導兩國民眾積極參與中日關系改善的進程。 目前有80多萬華僑華人在日本生活;約10萬中國留學生在日本學習;2015年中國赴日游客創歷史新高,中國民眾表現出希望了解日本的積極意愿,對日本的了解也漸趨全面和深入。與此相比,近年到中國旅游的日本民眾明顯減少,中國的發展日新月異,而日本國內對中國的認識還比較滯后和片面。尤其在個別媒體和政客的誤導下,情況遲遲不見好轉。我希望有更多日本民眾到中國走一走、看一看,親身感受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問:今年中日間將有哪些重要活動和安排,您對新一年的中日關系有何展望? 答:今年是中日關系改善進程中承前啟后的重要年份,目前兩國外交部門正在認真協商籌劃雙邊交往安排。中國將主辦二十國集團(G20)峰會,日本將出任中日韓合作協調國,我想雙方可利用包括這兩個重要會議在內的各種場合,保持高層接觸,對兩國關系發揮政治引領作用。此外,中日間在政治、經濟、人文等各領域還有一系列對話合作機制,我希望有關對話磋商和交流合作能順利開展,為改善兩國關系發揮積極作用??傊Mp方相向而行,共同維護好兩國關系來之不易的改善勢頭,為明年迎接中日邦交正?;?5周年打好基礎。 必須指出的是,當前兩國關系敏感脆弱的一面依然存在。雙方還應增強緊迫性和危機意識,努力管控住矛盾分歧,關鍵是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根據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和四點原則共識精神,妥善管控和處理好歷史、領土、臺灣等重大敏感問題,防止兩國關系受到新的干擾。在此基礎上,雙方還應正視兩國關系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通過深入對話溝通,加深相互認知和理解,構建和積累政治安全互信。重要的是要通過雙方共同努力,將2008年簽署的中日第四個政治文件中關于中日“互為合作伙伴,互不構成威脅”,“相互支持對方和平發展”的表述落到實處,使之體現在彼此政策上,逐步轉化為廣泛的社會共識。 |
相關閱讀:
- [ 01-03]日媒評2015年中日十大新聞:“爆買”上榜
- [ 12-29]楊益民會見中日韓三國合作秘書處秘書長
- [ 12-04]俞正聲會見日本執政黨代表團
- [ 11-23]中日韓11城市欲率先聯手建設中日韓自貿示范區
- [ 11-23]中國-東盟關系:相親相近、攜手前行
- [ 11-22]李克強出席第十八次東盟與中日韓領導人會議
- [ 11-20]中國與東盟經貿關系中的“最亮點”
- [ 11-20]中國與東盟關系中的“首次”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