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集的臭氣通過注射器抽出后放進實驗袋子。 考試:現場測嗅覺 從進入貴陽市環境監測中心站至今,黃初葉已經做了4年的嗅辨工作。這份工作,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勝任。 “嗅辨員并不是鼻子好就能做,還得經過嚴格的篩選考試,取得資格證書后才能持證上崗。”黃初葉畢業于四川大學,是核技術及應用專業研究生。她說,嗅辨員資格考試不是學歷高就能通過。 首先,考生需要進行理論學習,掌握惡臭氣體的測定方法和國家標準等基本知識。筆試合格后,還得進行一系列現場嗅覺測試。 她記得現場測試的那個上午,在一個實驗室里。考官將花香、汗臭氣味、甜鍋巴氣味、成熟水果香和糞臭氣味5種氣體,浸入試紙,同時讓考生嗅辨這5種氣味。每一位考生都得正確嗅辨出沾有臭液的紙條。 “很多氣體經過稀釋后,嗅覺不敏感的人根本沒法分辨清楚。”黃初葉在“聞”甜鍋巴氣味時,差點卡了殼。“在南方,很少接觸到甜鍋巴味兒,不仔細聞完全聞不出來。” 聞錯的后果很嚴重,如果有一次嗅辨錯誤,就不能通過嗅辨員資格考試。 就算通過了考試,資格也不是終身的。黃初葉告訴記者,因為人的嗅覺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衰退,每名嗅辨員每3年就要重新取得資格,而年齡則限制在45歲以內。 嗅辨:“六加一”模式 與她的同事們一樣,黃初葉有日常的環境監測工作,嗅辨只是兼職。 一般情況下,在接到項目環評、市民投訴等嗅辨任務后,嗅辨員們就會迅速到檢測地點。先對臭氣進行采集,再回到實驗室,進行嗅辨檢測。 上個月,黃初葉與同事們就接到了嗅辨任務,一起從貴陽市高雁垃圾填埋場采集回臭氣,進行臭氣檢測。 “在一定程度上,嗅辨員的判定結果直接影響著環保部門對違規排放單位的處理,以幫助環境監管部門治理惡臭源,責任重大。”杜祝波是貴陽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第一批判定師,他告訴記者,嗅辨員的工作看似容易,其實有一套嚴格的科學方法。 嗅辨檢測遵循“六加一”模式,即每個惡臭樣品的檢測,都要由6個嗅辨員一同進行多輪嗅辨,然后由1個判定師根據嗅辨結果換算成數據。 判定師先聞一下“原裝”的臭氣,根據臭味的濃度對氣體進行稀釋。接著,由6名嗅辨員分別用鼻子嗅辨。“先聞倍數較低的稀釋氣體,再聞稀釋倍數較高的,臭氣味道越來越淡,直到所有嗅辨員都聞不到臭氣時,整個嗅辨過程就結束了。”杜祝波說。6名嗅辨員根據自己判斷做出記錄,通過一套科學的統計方法,計算出樣品的臭氣濃度,最后把臭氣濃度報送環境監管部門,判斷濃度是否超標。 有時,嗅辨員一天要聞幾十個樣品,樣品臭氣濃度越高,稀釋的次數越多,嗅辨員聞氣袋的次數也就越多。 黃初葉說,嗅辨員雖然是評價氣味的專業人員,但連續聞多了,鼻子也會失去靈敏度,因此,每聞十來個樣品,他們就得休息十幾分鐘。 “遺憾”:不能化妝、噴香水 長期聞臭會不會對身體造成危害?黃初葉不假思索地回答,“會。不過影響不是很大。” “一般不會直接把鼻子湊上去聞,而是用手將氣味引過來。”在貴陽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實驗室里,黃初葉向記者演示了聞臭的過程,她在聞氣袋上開出一個小口,用手扇一扇,再用鼻子聞。 和“臭味”打交道后,或許是職業習慣吧,有一年冬天,家里買了一塊放在火爐上的布,她不用靠近,遠遠就聞到化工材料的味道。 除了聞臭,為了保證靈敏的嗅覺,嗅辨員在日常生活中也會有某些“犧牲”——“平時除了不能抽煙、喝酒,更不能化妝、噴香水之外,也不能感冒。” 也不是沒有委屈。黃初葉說,自己已經4年沒化妝了,現在連裙子都不穿了。曾經有一次,她穿著裙子去采樣,誰知道要爬100多米高的煙囪。由于穿裙子,腿腳不方便,她每爬幾步梯子,就喘得厲害,雙腿一直不聽使喚地顫抖。“那次站在100多米高的煙囪上,一采就是一個多小時,從此,我幾乎再也不穿裙子了。” 黃初葉告訴記者,實際上,和其他技術員一樣,嗅辨員拿的也是普普通通的工資。 但她也有自己的驕傲。 “用聞臭味的方法守護我們的空氣,這就是嗅辨員的工作價值。”黃初葉說。 相關鏈接: 各國聞臭師 職責各不同 除中國之外,美國、英國、荷蘭、比利時、日本等國家也有“聞臭師”。 美國的聞臭師每天穿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聞他人身體散發出的異味,為人體體味研究實驗提供詳細的資料。 荷蘭聞臭師分布在工業區及居民區邊緣的小屋,不時將頭伸出窗外,嗅聞空氣中是否有令人討厭的氣味,以便及時控制大氣污染。 日本聞臭師專門聞公共廁所,一旦臭味超標,就責成廁所管理員限時除臭。東京環保當局招募的聞臭師在地鐵、車站、公廁等發現異味,可立即向環保當局報告,以責成專人限時除臭。(貴州都市報王奇 彭剛剛 邱凌峰) |
相關閱讀:
- [ 12-30]走近90后女“聞臭師” 能鑒別4000多種臭味
- [ 12-29]90后女“聞臭師”聞臭識味 可辨稀釋上萬倍臭氣
- [ 11-19]揭秘奇葩職業聞臭師:女性居多 不能抹香水口紅
- [ 03-01]北京招聘“聞臭師”負責公廁考核 要求不吸煙無鼻炎
- [ 02-23]公廁臭味分級 催生職業“聞臭師”?
- [ 12-10]“聞臭師”從業資格嚴:年齡18-45歲 不抽煙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