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4日,寨沙侗寨通過發展鄉村游走上致富道路后,村民夏用發站在自己的農家樂店門前開心地笑了。 千龍網記者于振華攝。
“2012年,我也通過金融扶貧借貸15萬元,在政府統一規劃的地段建起占地300多平方米的雙層侗家木樓。”寨沙侗寨村民夏德發也向千龍網記者介紹說,江口縣政府還出資為寨沙侗寨解決了自來水、用電、道路硬化等困難,并發動村民栽花種草,美化家園、亮化村莊,以吸引游客。江口縣政府通過這些幫扶舉措,帶動了當地群眾對鄉村旅游業的投資和參與。從此,寨沙侗寨的面貌開始煥然一新。
農民散兵游勇各自為戰困住鄉村游
寨沙侗寨鄉村旅游啟動之后,由于經營主體都是農民,大多數文化程度低,缺乏經營管理、市場運作、宣傳營銷等知識,導致寨沙鄉村旅游經營一度處于“散兵游勇、各自為戰”的無組織狀態,整體接待水平和經營效益較低。
2014年初,江口縣組建旅游開發公司,負責寨沙侗寨的經營管理、市場運作、宣傳營銷等。在寨沙鄉村旅游開發前期,江口縣政府主要負責旅游規劃、政策資金扶持、基礎設施建設等;而后期,江口縣政府又打造了一個“四位一體”的精準扶貧模式,這就是“政府公司 協會 農戶”,為解決寨沙侗寨的農民“散兵游勇、各自為戰”的經營狀態,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據銅仁市旅游發展委主任陳麗萍介紹,旅游公司加盟后,第一件事便是制定出臺《寨沙侗寨農家樂和鄉村旅館管理辦法》《寨沙侗寨農家樂和鄉村旅館經營收費標準及衛生、環境、安全管理制度》,并對從事農家樂和鄉村旅館經營的農戶進行旅游知識、服務禮儀、經營管理、本地民俗文化知識等方面的培訓,統一收費標準,統一經營管理、統一服務規范。
隨后,旅游公司組建文藝演出隊伍,策劃推出《月上寨沙》大型侗族文化歌舞演出節目,提升景區吸引力,延長游客逗留時間。同時,旅游公司又成立“鄉村旅館合作社”,對無力經營、不善經營的8戶農家旅館,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運營模式,農戶以旅館入股,由該合作社統一經營、統一管理,所得收入實行利益分成,用利益分配方式將群眾與公司捆在一起,形成了旅游開發新活力。
此外,旅游公司為了加大宣傳營銷,開通寨沙侗寨旅游網站,全方位展示寨沙侗寨風貌,為游客提供旅游指南、出行攻略、查詢預訂等一條龍服務。該旅游公司也加強與周邊梵凈山、亞木溝景區的營銷合作,承接團隊游客,實現產品互補。
“旅游公司的加盟,解決了寨沙侗寨過去經營無序、管理混亂的問題,擴大了寨沙侗寨旅游知名度和美譽度,提高了游客體驗質量,保證了游客持續增長。”陳麗萍表示,村民們還成立農民旅游協會,負責處理村民參與旅游開發的各項事務,維護侗寨社會治安和環境衛生,禁止村民亂搭亂建,制止經營服務亂抬價、亂收費等行為。
此外,旅游公司聘請當地30多名村民到該公司就業,直接參與景區的文藝演出、經營管理等活動。農戶參與,讓當地村民有了三重身份——協會會員、公司員工、村民,在這種關系下,當政府、公司在旅游開發、經營、管理過程中與當地村民發生矛盾時,三重身份的村民會主動承擔協調者的角色,減少了村民與政府、公司之間的矛盾與隔閡。
陳麗萍回憶說,當時的實踐證明,寨沙“四位一體”模式的運行,政府、公司、協會、農戶共同出力,形成了鄉村旅游開發新活力,調動了各方投資開發寨沙鄉村旅游的熱情,提高了當地群眾保護侗族文化旅游資源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推動了寨沙鄉村旅游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