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2日電題:當4億“桃姐”遇上大數據——徐曉蘭委員建議利用大數據促進居家養老服務業發展 新華社記者臧曉程 余曉潔 白陽 許鞍華導演的電影《桃姐》里,侍候了李家數十年的老傭人“桃姐”,在一次中風之后被劉德華飾演的“少爺”送進了老人院。 如今,在我們身邊,有2億多這樣的“桃姐”。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徐曉蘭2日表示,應當充分利用大數據等技術促進居家養老服務業的發展。“在居家養老服務體系中,收集、分析和解決大量分散居住老年人群的養老需求是重要基礎。” 在《關于充分利用大數據等技術促進居家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提案》中,徐曉蘭用大數據翔實分析了我國“未富先老”的銀發潮現象。 民政部《2014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的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為21242萬人,占總人口的百分比已上升至15.5%,并且呈現持續增長的態勢。 到2050年,根據聯合國預測,“桃姐”占比將升至36.5%達4億多人,然后將長期保持在4億左右,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一上下。 電影里“桃姐”的養老方式,是目前世界上主要的三種養老模式中的一種:即機構養老。其他兩種分別為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 目前在中國,這三種養老模式分布占比約為3%、96%和1%,居家養老占絕對主流。 居家養老,具體來說,就是指以家庭為核心、以社區為依托、以專業化服務為依靠,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決日常生活困難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化服務。簡而言之,就是在家享受養老的“上門服務”。 徐曉蘭分析認為,中國“桃姐”們大多選擇居家養老,一方面與養兒防老的傳統習俗有關,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國的養老資源供給相對短缺。 如何讓居家養老的“桃姐”們更舒適呢? 在她看來,目前的居家養老業問題多多。信息化程度低,缺乏合作交流平臺。雖然已有的居家養老服務機構涵蓋了護理、家政、救助、維修、配餐、心理關愛等領域,數量和規模不小,但是分布較為零散,質量參差不齊。同時這些服務機構相互之間的合作交流較少,各自為政,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資源浪費。 “養老服務的公共數據共享困難是另一大難題。”徐曉蘭說。目前,國內有關部門在數據擁有和使用方面存在障礙,未能形成諸如周邊居住環境、醫療機構配比、社區活動中心數量及分布等老齡人群公共服務數據的互通和訪問。諸多“信息孤島”導致信息的不完整和重復投資建設,不利于居家養老服務業的統一高效發展。 假如,大數據可以分析出“桃姐”這樣分散居住的老齡人口,遵循此大數據配置服務機構、醫療機構、社區活動等,并且記錄下“桃姐”使用這些機構服務的數據再加之分析、改善。或許,電影中的劉德華就不用焦頭爛額地四處找老人院了。 為了讓“桃姐”們享受到優質的居家養老服務,徐曉蘭建議,首先要建立國家老齡信息數據中心,開放養老服務方面的公共數據;其次是建立居家養老服務相關的標準及規范,吸引社會力量和民間機構積極參與、共享共治,形成集技術、服務、監管于一體的綜合信息管理體系。 “推廣、鼓勵使用家用智能健康終端也同樣重要。假如劉德華有了健康APP,就可以隨時查看‘桃姐’在家的飲食、作息、健康狀況。此外,基于數據分析,展開差異化服務與個性化定制也將成為未來居家養老產業的發展趨勢。”徐曉蘭說。 |
相關閱讀:
- [ 02-29]專家:每年3000萬人斷繳養老保險 建議費率砍一半
- [ 02-21]報告稱部分地區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或有支付風險
- [ 02-19]去機構感覺被社會拋棄 人民日報:養老能否不離家
- [ 02-18]殘忍!日本一養老院前職工將老人丟下樓
- [ 02-17]媒體:地方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并軌方案已出齊
- [ 02-17]日本破獲養老院員工涉嫌殺害老人案 嫌疑人已認罪
- [ 02-13]山東允許一次性補繳養老保險:讓農村老人老有所養
- [ 02-04]“以房養老”單靠市場還不夠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