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鞍鋼詳解十三五規劃草案
2016-03-11 15:07:16? ?來源:瞭望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從國際發展經歷看,經濟達到一定規模之后,如GDP達4萬億美元以上,人均GDP增長率都會比較低,只有中國可能是一個例外,達到很高的增長率。加之中國人均GDP與歐、美、日仍有數倍相對差距,今后仍可能保持在較高增長率水平上,還具有極大的國際“追趕效應”,還有極大的國內“追趕效應”,同時,在中高速增長背景下,實現從追趕型增長到創新型增長。 “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的重要性還體現在,中國經濟到了目前十萬億美元以上的規模,全世界都在看著中國經濟增長,只要中國經濟增速下來,全世界都會受影響。韓國近期一直關注和談論中國經濟,最后所有的結論是,中國打了一個噴嚏,世界都會感冒。速度的變化我們自身可能不覺得有多大影響,但其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是有放大效應,也有溢出效應。 有了一個增長目標區間,在很大程度上就有了清晰的預見性,就會給國內外市場明確信號。所有的投資者都看中國數據,如同十多年前都要看美國的數據一樣,歷史把中國推到了世界經濟舞臺的中心。所以我們不僅要有中國視角,還要有世界視角。 進入國際競爭領跑行列 《瞭望》:從具體的國家發展目標指向上,“十三五”規劃與“十二五”規劃有什么異同? 胡鞍鋼:根據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十二五”規劃建議和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十三五”規劃建議比較的話,兩個五年規劃既有相同之處,也有許多不同之處。 其一,“十三五”時期國家發展目標更加突出了兩大總目標和七個強國目標。 “十二五”時期提出了一大核心目標,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還提出了兩大強國(人才強國、創新型國家)目標,以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目標;“十三五”時期提出了兩大核心目標,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還提出了人才強國、創新型國家、網絡強國、海洋強國、制造強國、文化強國、貿易強國等7個強國目標,以及基本完成國防和軍隊改革目標任務和支持優化開發區域率先實現碳排放峰值目標兩個目標。 其二,“十三五”時期明確提出了15項國家戰略。 “十二五”時期提出了12項國家發展戰略,“十三五”時期提出的15項國家發展戰略是歷次規劃中最多的;兩個時期相同的國家戰略共計5項(開放戰略、區域發展總體戰略、軍事戰略、自由貿易區戰略、人才強國戰略)。 在原有戰略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的國家戰略有1項,從“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到“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十三五”時期提出的新的國家發展戰略有9項,也是歷次規劃增加最多的:優進優出戰略、網絡強國戰略、國家大數據戰略、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就業優先戰略、食品安全戰略、人口發展戰略、國家安全戰略。 其三,“十三五”時期提出了23類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明顯高于“十二五”時期的12類,反映了中國正在全面加速全社會的基礎現代化,乃至世界最大規模、最具現代化的基礎設施網絡建設。 其四,“十三五”時期前瞻性地提出了28項國家重大工程,明顯超過“十二五”時期的14項國家重大工程。 其五,“十三五”時期提出了49項國家重要制度建設,明顯超過“十二五”時期的34項國家重要制度建設。 其六,“十三五”時期提出了26項國家重要政策,明顯超過“十二五”時期的13項國家重要政策。 總之,“十三五”時期就是要充分利用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集中全國的財力物力人力,以及科學技術能力辦大事,實施國家重大基礎設施、重大工程項目,使我國各方面再上一個大臺階,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進入領跑行列。 《瞭望》:落實這份規劃,最大的難點是什么? 胡鞍鋼:從相關的指標設定上,似乎是越弄越難了,實際上并不是這樣。因為地方規劃和國家規劃匹配程度越來越高。越是和國家目標相符合的,實現的可能性就越大。“十二五”規劃高達96%的完成率就是一個例證。 在制定五年規劃的過程中,中央和地方的信息開始共享。比如,“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初稿在去年12月份中旬就開始向各地和各方面征求意見,當時各地方都在起草自己的規劃。雖然不是定稿,但是傳遞出了中央的信息。地方會根據這些信息來調整自己的政策和指標。 今年1月中下旬又討論一次,經過這幾輪,上下信息得到了溝通。大家可能已注意到,很多地方未來五年的經濟增長目標已經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區間。這正是既與國家規劃對接,又切合地方發展實際的結果。因此中央與地方之間的信息溝通分享,有助于形成共識,進而形成合力。 “五大發展”理念之于“十三五”的意義 五大發展理念不僅是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更是具體指導制定“十三五”規劃的思想靈魂和謀篇布局的主線。 “五大發展”源于世界最大規模的改革開放發展實踐,高于并指導這一實踐。其既總結了以往的五年規劃之創新和精髓、集前人之大成,又與時俱進,再突破、再創新,提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極大地豐富了科學發展觀,總結了中國發展的最佳實踐,是中國原創性的發展新理念。 “五大發展”的提出,成為我們國家五年規劃設計中的重大突破,成為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五大途徑。而中國的發展理念必將對世界產生巨大的影響。 這意味著,中國不僅是世界發展最成功的國家之一,也是創新發展新理念的國度,不僅解決了中國的發展道路,也為21世紀南方國家的發展道路提供了重要的知識和理念。“五大發展”既是中國版的發展經濟學最新理論成果,更是當代世界發展經濟學的最佳實踐。( 胡鞍鋼) 刊于《瞭望》2016年第10期 記者王仁貴 實習生李亞飛 ? |
相關閱讀:
- [ 03-10]胡鞍鋼詳解十三五規劃草案
- [ 03-09]全國人大財經委審查“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2016年計劃報告和計劃草案、2016年預算報告和預算草案
- [ 03-08]“十三五”規劃繪就發展藍圖 香江再注新動力
- [ 03-07]生活更美好:解讀“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
- [ 03-05]未來五年百姓生活將有哪些新變化?——“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中的民生看點
- [ 02-25]臺當局通過"防災三法"修正草案 列為優先"法案"送審
- [ 02-23]日本自民黨通過新工作方針草案 擬發起修憲討論
- [ 02-18]我國不會出現“失業潮”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