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正義,要以人民群眾看得見的方式來實現——新華社客戶端專訪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
2016-03-13 09:34:53?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雯晶 陳暉 |
分享到:
|
——防止干預司法 “從‘兩個規定’實施情況看,效果非常明顯,領導干部和法院內部人員干預、過問案件情況得到有力遏制。” 問:對于老百姓而言,在一些案件尤其是“民告官”案件中,他們對領導干部和法院內部人員“打招呼”有顧慮。請問防范內外部人員干預過問案件的規定效果如何? 答:為保障司法公正,去年中央制定了《領導干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以及《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和責任追究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及時制定落實辦法,細化實施舉措,要求全國法院嚴格貫徹執行。從“兩個規定”實施情況看,效果非常明顯,領導干部和法院內部人員干預、過問案件情況得到有力遏制。我們將進一步加大督查力度,嚴格貫徹落實好“兩個規定”,保障法官依法辦案,確保公正司法。 ——預防、糾正冤錯案件 “隨著這一輪司法改革,冤錯案件會越來越少,一旦發現,我們會及時糾正。” 問:實行終身負責制之后如果再出現冤錯案,法官可能會受到什么樣的懲罰? 答:改革后,法官對案件質量要終身負責。錯案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法官辦錯案件當然要負責,關鍵是要看錯案的原因,區別不同的情況。如果法官故意違法審判,徇私枉法、枉法裁判,那就要依法追究法官的刑事責任。如果有重大過失,也要承擔責任。對錯案,法官有沒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是否承擔責任,將來要由法官懲戒委員會來認定并提出懲戒建議。如果純屬對法律法規理解的不同,沒有超出專業認知范圍內的通常理解,按照國內外通行的慣例,法官雖不承擔法律責任,但在能力評價、職業發展中要承擔后果。我們完全可以相信,隨著這一輪司法改革,冤錯案件會越來越少,一旦發現,我們會及時糾正。 ——破解執行難 “爭取用兩到三年時間,基本解決執行難問題,破除實現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藩籬,決不讓人民法院的判決成為法律白條。” 問:執行程序被稱作是公平正義最后一道防線的最后一個環節。一些當事人贏得了官司,但是卻遭遇“老賴”,無法實現權益。對此,人民法院有哪些措施? 答:“執行難”是一個“老大難”問題,近年來,人民法院積極采取多種有效措施,如完善網控功能體系,連通200多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并與有關部門聯網,實現網絡查控、遠程指揮功能,在解決“被執行人難找、財產難尋”問題上取得重大突破;曝光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目前已公開曝光“老賴”330多萬人;實施信用懲戒,對失信被執行人從事民商事行為、擔任重要職務等進行全面限制,限制乘坐飛機、高鐵等高消費;對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的,堅決依法制裁,根據情節進行司法拘留或刑事處罰。這些“組合拳”有效緩解了“執行難”。下一步我們將采取更加堅決有力的措施,爭取用兩到三年時間,基本解決執行難問題,破除實現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藩籬,決不讓人民法院的判決成為法律白條。(參與采寫:熊琳、郭沛然、朱翃、陳斌杰)? |
相關閱讀:
- [ 03-10]溫州一男子罔顧人身保護令 法院依反家庭暴力法作出處罰
- [ 03-07]巴基斯坦一法院遭自殺式襲擊致8死21傷
- [ 03-07]巴基斯坦一法院遭炸彈襲擊 3人死亡13人受傷
- [ 03-01]百度血友病吧原吧主被訴侵犯名譽權 當地法院已立案
- [ 03-01]美國聯邦法院一法官支持蘋果拒絕解鎖手機
- [ 03-01]為哀悼北京因公殉職法官 法院領導換下紅領帶(圖)
- [ 02-29]檢察院提起公益訴訟免交訴訟費 十三省市區法院試點
- [ 02-28]日本法院要求谷歌刪除舊聞 保護 “被遺忘權”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