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委解養老服務資金之渴 探索建立養老金融事業部制
2016-03-22 07:37:49??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另外,支持處于成熟期的優質養老服務企業通過發行企業債、公司債、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等方式融資。對運作比較成熟、未來現金流穩定的養老服務項目,可以項目資產的未來現金流、收益權等為基礎,探索發行項目收益票據、資產支持證券等產品。支持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通過發行金融債、信貸資產支持證券等方式,募集資金重點用于支持小微養老服務企業發展,并推動符合條件的養老服務企業上市融資。 鼓勵多元化資金支持養老服務。支持各地采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建設或發展養老機構,鼓勵銀行、證券等金融機構創新適合PPP項目的融資機制,為社會資本投資參與養老服務業提供融資支持,積極探索與政府購買基本健康養老服務配套的金融支持模式。鼓勵金融機構通過基金模式,探索運用股權投資、夾層投資、股東借款等多種形式,加大對養老服務企業、機構和項目的融資支持。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探索建立養老產業投資引導基金,通過階段參股、跟進投資等方式,引導和帶動社會資本加大對養老服務業的投入。 值得一提的是,《意見》表示將拓寬養老服務業貸款抵押擔保范圍。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探索以養老服務機構有償取得的土地使用權、產權明晰的房產等固定資產為抵押,提供信貸支持。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開展應收賬款、動產、知識產權、股權等抵質押貸款創新,滿足養老服務企業多樣化融資需求。有條件的地區在風險可控、不改變養老機構性質和用途的前提下,可探索養老服務機構其他資產抵押貸款的可行模式。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認為,我國養老金融業務總體處于初期發展階段,居民養老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品種單一,養老資產管理的理念和機制比較滯后,養老金融業的服務模式比較粗放,養老金融市場很不發達,與居民養老和養老服務主體多層次、多樣化需求還有很大差距。 民政部社會福利中心黨委書記甄炳亮認為,中國養老服務業需要撬動社會力量和民間資本,成為養老服務業的主體。同時,推動“互聯網 ”成為養老服務的新平臺,推動養老康復復居,推動科技產品在養老服務機構中的普遍應用。 “最后達到政府職能實現途徑的改變?!闭绫琳f,今后民政部門在養老服務上對民政對象“保基本、兜底線”的職能,應該從政府建設福利機構、自我監管、自我運營,轉變為政府替民政對象購買養老服務或者給民政對象發放養老津貼,尤其是自主選擇養老服務機構和服務。對公辦養老機構應該從自建自管到公建民營、政府監管轉變。 |
相關閱讀:
- [ 03-21]閩將資助四類社會服務項目 針對養老孤殘兒童等
- [ 03-20]泉州163個鄉鎮(街道)將配養老救助協理員
- [ 03-20]第一代農民工的養老困境:老了之后該返鄉還是留城?
- [ 03-20]福建將資助四類社會服務項目 重點針對養老、孤殘兒童等開展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