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看博鰲】瀾湄領導人會議助推中國—東盟合作邁上新臺階
2016-03-24 15:20:11? ?來源:中國日報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2015年3月23日,首次瀾湄合作機制領導人會議在中國海南開幕,來自中國和湄公河五國的領導人出席會議,共商合作大計。李克強總理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會議還簽署了《三亞宣言》和《瀾湄國家產能合作聯合聲明》等重要文件,對瀾湄合作的政治架構、合作領域和發展方向都作了詳細的規定,可以說為瀾湄合作勾畫了一幅美好的藍圖。 瀾湄次區域合作的設想最先是由泰國在2012年提出的,中國給予了積極回應。2014年11月第17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李克強總理提出建立瀾滄江-湄公河對話合作機制的倡議。2015年11月,瀾湄合作首次外長會在云南景洪舉行,六國一致同意正式啟動瀾湄合作進程,宣布瀾湄合作機制正式建立,并確定了政治安全、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社會人文三大支柱,以及互聯互通、產能、跨境經濟、水資源、農業和減貧五個優先合作方向。 本次瀾湄合作領導人會議的召開,標志著該機制的進一步完善,有關項目也將隨之進入落實階段。瀾湄合作雖然起步較晚,但與本地區其他合作機制相比,合作層次更高、領域更廣、機制更完善、項目更接地氣,因此發展前景也被各方普遍看好。 瀾湄合作無論對于中國順利推進周邊外交,還是流域各國共同繁榮,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是可以緩解中國與周邊國家在跨界河流管理方面的矛盾和爭端,促進政治互信,從戰略上鞏固與流域國家的關系,把各國的關注點吸引到共同發展議題上來,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營造良好的政治和社會環境。二是有助于形成“河海”良性互動關系,推動南海等領土、領海主權爭端的解決。南海問題“雙軌”思路明確了東盟作為一個整體在維護南海穩定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中國與東盟將加速“南海行為準則”(COC)的磋商進程。以瀾湄合作推動與中南半島國家的政治互信,無疑將為中國在南海外交上爭取到更多東盟國家的支持。三是通過瀾湄合作,打造區域新的經濟增長點。中國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在地緣、經濟和技術等方面的優勢,為流域國家提供更多公共產品,展開更多務實合作,不但有助于縮小流域各國同東盟其他國家的發展差距,同時,也將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中國同流域國家的產能合作。 |
相關閱讀:
- [ 03-23]“京津冀”三地領導齊聚博鰲 共商“治霾”大計
- [ 03-04]包景嶺 京津冀聯動治霾將統一預警標準
- [ 03-02]“商品電”能否成為治霾生力軍
- [ 03-01]31省份下決心"治霾" 環保指標或將進入十三五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