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四代核裂變反應堆核“芯”技術取得重要突破 新華社合肥4月6日電(記者蔡敏)記者6日從中科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了解到,該所先進核能研究團隊在第四代核裂變反應堆堆芯核心技術上取得重要突破,研發出新型燃料組件及包殼材料,解決了鉛基堆堆芯高份額燃料、高密度冷卻劑、耐高溫耐腐蝕結構材料等關鍵技術難題。這一成果打破了國外相關技術壟斷,實現了第四代核裂變反應堆核心技術自主掌握。 鉛基堆被“第四代核能系統國際論壇(GIF)”組織評定為有望首個實現工業示范和商業應用的第四代核裂變反應堆。得益于鉛基材料優良的中子物理和熱物理特性以及穩定的化學性質,鉛基堆在產能安全性和經濟性方面具有突出優勢,還具有良好的核廢料“焚燒”處理能力和核燃料增殖能力,是一種能夠實現多種應用和可持續發展的先進核能系統。西方多個國家目前正積極推動鉛基堆工程化應用,計劃本世紀二十年代實現商業示范。 燃料組件及包殼是鉛基堆堆芯的核心構件,其結構設計和所用材料受到堆內復雜的服役環境的挑戰。 由中國核學會理事長李冠興院士、上海大學周邦新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李德群院士及行業內知名專家組成的專家組,近日對中科院核安全所自主研發的“中國鉛基堆原型燃料組件及包殼材料”進行了成果鑒定。專家組一致認為:中國鉛基堆原型燃料組件及包殼材料實現了自主化研發,填補了國內空白,其中新型包殼材料的耐高溫和耐腐蝕性能處于國際先進水平,對促進我國液態金屬冷卻反應堆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介紹,鉛基堆已被選作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未來先進核裂變能-ADS嬗變系統”和國家“十二五”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的反應堆系統。中科院核安全所負責“ADS嬗變系統”中鉛基堆的研發工作,目前已經完成了反應堆系統詳細設計及主要技術研發,并在核心設計理念與關鍵設備研制方面實現了突破,具備了鉛基堆工程實施能力。 |
相關閱讀:
- [ 11-01]媒體融合:不是簡單的1+1=2 而是放大的核裂變
- [ 12-01]10倍核裂變!阿森納皇神驚服全世界 溫格:他實力無上限
- [ 09-11]日本報告稱擁有核裂變钚29.6噸 連續三年減少
- [ 07-19]日本大飯核電站四號機組重啟 達核裂變臨界狀態
- [ 04-06]美17歲天才少年癡迷核物理 14歲開始制造核裂變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