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長一天三次談中國 警惕美國失去頭把交椅
2016-04-13 09:37:08? ?來源:環球網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琳妲 環球時報記者 屠麗美 任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春季年會將于本周召開。英國《金融時報》稱,在各國財長和央行行長匯聚華盛頓之際,這兩大老牌機構的“最大股東”發出聲音。當地時間11日,美國財政部長雅各布·盧在演講中稱,最糟糕的情況是美國失去頭把交椅,讓后面的國家補位。他還呼吁IMF對匯率操縱國更強硬。這被媒體認為是指向中國。商務部研究院前院長霍建國12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強調美國的領導地位”說明美國越來越不自信。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中企在世界各地的并購擴大,讓美國“感到緊張”。 據美聯社11日報道,雅各布·盧當天在美國外交關系委員會發表旨在重新確立美國對全球金融體系領導地位的講話。他稱,“美國從二戰之后的國際體系中受益匪淺,失去全球領導地位將是美國犯下的嚴重錯誤。最糟糕的情況是美國失去頭把交椅,讓后面的國家補位”。雅各布·盧說,美國歡迎世界經濟舞臺新玩家,但他們必須遵守美國幫助制定的標準和貿易規則。 美聯社評論說,這似乎是在反駁特朗普等美國總統參選人所謂美國在全球經濟中敗給中國的言論。《金融時報》12日稱,全球化和美國的貿易赤字一直是政治敏感話題,在今年的美國大選中更成為中心議題。特朗普等批評者辯稱,這兩個問題的部分驅動因素是中國等對手的匯率操縱行為。 雅各布·盧在講話時沒有提特朗普的名字,但他強調,美國解決了盟友對于美國退出領導角色的擔憂,去年批準了IMF股權結構的改革。他呼吁IMF加強對匯率、經常賬戶失衡和全球總需求不足等關鍵問題的密切關注,提升成員國經濟數據的透明度,特別是在外匯儲備方面。美聯社稱,雖然雅各布·盧沒有具體說是哪些國家,但美國這些年一直在敦促中國匯率市場化。 《金融時報》評論稱,美國財長的言論相當于呼吁IMF對其成員國少講一些外交辭令,轉而更加積極地點名那些操縱匯率以獲得貿易優勢,并實行其他可疑經濟政策的國家。這番言論傳遞出的信號是,美國對某些匯率走勢的性質以及其他大型經濟體(如中國和德國)對經常賬戶盈余的管理感到焦慮。美國雅虎新聞網12日稱,中國去年開始向IMF報告官方儲備數據,作為其整體努力的一部分,以讓人民幣被納入用于確定IMF特別提款權價值的精英貨幣籃子。盡管這一步受到歡迎,但外界對北京方面在外匯儲備管理上做到完全透明的意愿仍有疑問。 霍建國12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美國的金融領導地位還是很強的,它通過加息就能不斷攪動世界經濟,美國才應該對穩定世界經濟負起一定責任。中國不是主導國際金融規則的國家,只是在國際金融領域比較活躍而已。但美國“兩頭堵中國”,指責中國是“匯率操縱國”,要求人民幣匯率更加市場化,人民幣國際化,又要求透明化。其實,美國才是實實在在地“駕馭美元,操縱美元”,影響世界經濟的方方面面,只考慮自己的利益。 雅各布·盧在美國外交關系委員會的演講中再次否認有關美國曾阻撓亞投行成立的說法,但呼吁亞投行的政策和程序應堅持高標準。美國“devex”新聞網評論說,這將是亞投行開業以來IMF和世界銀行的第一次春季年會,這個新機構的不少官員將現身華盛頓。當不少世界銀行高管公開歡迎亞投行成為新的世界經濟參與者時,仍有人將其視作世界銀行的對手。 在談到美中關系時,雅各布·盧強調中美是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在推動全球共同繁榮,維護全球建設性經濟秩序以及應對氣候變化挑戰方面,中國有無可替代的重要性”。他說,今年美中將舉行第七次戰略與經濟對話,這是一個加強兩國關系的平臺,過去幾年為兩國探討重要問題提供場所。11日,雅各布·盧在發表于美國《外交》雜志的文章中,再次表達上述觀點。同一天,他在接受美國公共媒體集團旗下“市場地位”廣播采訪時第三次談到中國。他對中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表示肯定。霍建國12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不管美國說什么,中國要做的,就是保持自己政策的定力。 |
相關閱讀:
- [ 03-08]兩會特寫:中國財長直面“火藥味”發問
- [ 03-04]希臘前財長:希臘正淪為大型“難民集中營”
- [ 02-28]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發布聯合公報攜手應對全球經濟挑戰
- [ 02-27]美國前財長:不應對人民幣問題指手畫腳
- [ 12-15]南非財長一周換了三張臉 金融管理能力引外界擔憂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