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中國和斯里蘭卡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務實對接標桿性項目科倫坡南港集裝箱碼頭。劉鴻儒攝(新華社發) 近來被很多國際上觀察人士注意到的一個事實是,中國外交正在展現新的且越來越強的自信。 日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同瑞士聯邦主席施奈德·阿曼舉行會談,兩國元首一致決定建立中瑞創新戰略伙伴關系,由此,瑞士也成為首個中國以五大發展理念定位和命名的外交關系國。分析人士稱,中國外交正“啟動新坐標、進入新定位”。瑞士《新蘇黎世報》網站此前刊文則稱,中國將成為21世紀的世界核心,而對此,瑞士需要一個“中國戰略”。 這個戰略,或許就是中國在外交新理念中所提出的、也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外媒認可為一種解決當今世界“危局”頗顯智慧的概念——命運共同體。 【互聯互通:“一帶一路”深耕經濟圈】 一項戰略要想踐行成功,總要選取一個恰當的時機。 幸運的是,在全球傳統的經濟和政治、安全等秩序都或多或少地陷入危機之時,中國的外交智慧和倡議就有了被足夠重視的客觀需求。 這大概可以解釋在上周五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最終敲定收購希臘的比雷埃夫斯港的協議后,國際輿論紛紛“感慨”的態度。美國《外交政策》雙月刊網站刊文稱,這次協議的敲定使“中國旨在打造現代絲綢之路以連接中國、中亞和歐洲的宏偉計劃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顯然,希臘和歐元區的復蘇對“一帶一路”戰略的深耕寄予厚望。日本外交學者網站刊文稱,此舉不僅將增加希臘的國內生產總值,還可能重新定義中歐和東歐的地緣政治關系。“至少目前以及在理論上,投資對歐元會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 《印度教徒報》用“饑餓的歐洲需要投資”來總結了近期歐洲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積極回應。畢竟經濟不穩的歐洲正努力恢復,迫切需要中國的市場和投資。 “中國的‘一帶一路’計劃是一個包含兩個部分的宏偉藍圖,其目的是深化歐亞、印度洋地區和歐洲的貿易往來。這項雄心勃勃的宏偉計劃顯然是為了促進經濟發展,尤其是貿易發展,但也是為了擴大中國的全球勢力和影響力。”美國《外交政策》雙月刊稱。 “歐洲正瞅準機會竭力吸引更多的中國資本。”日本《每日新聞》刊文稱,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經濟圈構想正在助推橫貫歐亞大陸的貨運鐵路網建設,如果歐亞一體化進程得以推進,有可能催生一個把美國排除在外的巨大的“非美經濟圈”,其中扮演關鍵角色的歐洲的態度也開始受到關注。 這與中歐經貿的基礎分不開。法國《回聲報》的報道稱,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統計,今年前兩個月,歐盟仍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中歐貿易總值達5160.5億元,占中國外貿總值的15.6%,其中對歐盟出口3368.5億,自歐盟進口1792.2億元,對歐貿易順差1576.2億元。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文章則透露,中國正掀起在歐洲的“收購潮”。僅去年一年,這個國家在歐洲的直接投資就增長44%,達到200億歐元。該媒體稱,相比美國公司的隨便風格,中國同行更愿意“耐心地傾聽,并努力去理解細節,捕捉復雜的問題”的態度顯然更受歐洲企業主歡迎。 在西班牙,“一帶一路”倡議也引起了極大關注。西班牙皇家埃爾卡諾研究所網站刊文稱,未來幾年,“一帶一路”戰略覆蓋地區可能會成為全球基礎設施項目的第一大源頭,數以千億歐元計的資金將被投向鐵路、港口、油氣管道和發電站等項目。因此,“中西企業之間必須加深相互了解、分析彼此的互補性并認識到結盟的優勢”。 |
相關閱讀:
- [ 04-12]自娛自樂的“外交秀”
- [ 04-11]【光明論】公共外交與中國的規范供給
- [ 04-08]分析:美國展開外交行動 能拴住海灣國家的心嗎?
- [ 04-07]日媒:如果特朗普當總統 日本外交只能“捧殺”
- [ 04-06]日本發布外交白皮書:中日關系出現“改善趨勢”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