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堡峰會后,習近平如何談中非關系
2016-04-14 07:17:47?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新華網北京4月13日電 4月12日下午,北京人民大會堂東門外廣場,習近平主席舉行歡迎儀式,迎接來自非洲大國尼日利亞的總統布哈里。這是布哈里去年5月就任總統后首次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也是習近平主席今年第一次接待非洲國家元首來訪。 同為國際上有重要影響力的發展中大國,中國和尼日利亞此次擦出什么火花?時隔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不到半年,中非關系在“后峰會時代”又如何推進?讓我們聽聽習近平主席怎么說。 【中尼關系有多重要】 這已是習近平主席和布哈里總統的第三次會晤。去年9月和12月,在紐約的聯合國成立70周年系列峰會和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期間,兩國元首曾兩度會面。 今年正值中尼建交45周年,兩國還將舉行系列慶祝活動。此時布哈里訪華,更是為兩國關系增添了一層特殊意味。 不妨看一下兩國合作創造的幾個“第一”: 在非洲國家中,尼日利亞第一個采用中國技術標準建設現代化鐵路; 第一個進口中國通信衛星; 第一個同中國開展聯合海洋科學考察; 第一個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 …… 還有!中國已成為在尼日利亞第一大工程承包方、尼第二大貿易伙伴和主要投資來源國。 還有!尼日利亞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國和第一大經濟體;中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和第二大經濟體,也是亞洲最大經濟體。同為世界發展中大國,注定會命運相通、利益相融。 正如習近平主席在會談時所說:“中尼都肩負著艱巨的發展任務。兩國發展戰略契合,經濟互補性強,合作潛力大,應促進互利共贏,謀求共同發展。” 互利共贏、共同發展,是兩國的共同期盼。會談中,兩國元首決定,共同推動中尼戰略伙伴關系邁上新臺階,給兩國人民帶來更多福祉。雙方就各領域合作達成一系列廣泛共識。 習近平主席指出:“中方愿優先支持尼方破解基礎設施滯后、人才不足、資金短缺三個制約尼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的瓶頸。” 這三個瓶頸可是尼日利亞當前面臨的主要挑戰,習主席的提議正好道出了布哈里的心聲。布哈里總統把同中方開展合作看成是“尼日利亞不能錯過的歷史機遇”,這正是他此次訪華的主要目的之一。 布哈里說:“尼方愿加緊落實兩國達成的協議,拓展同中方在農業、礦業、基礎設施、人力資源等領域互利合作,為尼國家經濟多元化發展、促進就業提供助力。” 在兩國元首的見證下,雙方還簽署了涉及基礎設施、產能、投資、航空、科技、金融等領域六個合作文件。這些成為布哈里總統此次訪華看得到、摸得著的實實在在的成果。 如此緊密的合作,根本目的是什么?習近平主席指出:“在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持續推進的大環境下,深化中尼各領域友好互利合作,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和長遠利益,有利于非洲和世界實現和平、穩定、發展。” 【未來中非關系,習近平怎么說】 可以說,作為亞洲和非洲的第一大經濟體,中尼兩國在中非合作中會起到重要的“領跑”作用。中尼關系良好互動,何嘗不是中非關系的縮影呢。 在與布哈里總統會談時,習近平主席就發展中非關系再次鄭重承諾: “中國和非洲歷來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和互利共贏的利益共同體。發展同非洲國家友好合作關系始終是中國外交政策的基石。” 習近平主席對中非關系的承諾發自肺腑。2013年3月,習近平主席首次出訪就選擇非洲,并提出真實親誠的對非政策理念。2015年12月,習近平再次踏上非洲這塊“希望的大陸”,在約翰內斯堡峰會上宣布實施對非十大合作計劃,為中非雙方共同繪就了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新藍圖。 而約翰內斯堡峰會取得巨大成功,成為中非關系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在非洲應對國際經濟形勢變化帶來新挑戰的艱難時刻,中國的十大合作計劃正逢其時。 習近平主席說:“中方將秉持真實親誠對非政策理念和正確義利觀,全面落實約翰內斯堡峰會成果,把實現自身發展同助力非洲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發展。” 言與行的一致,理念與實踐的統一,習近平主席的話,體現出中非命運共同體、利益共同體的真諦。 談及峰會,布哈里總統也深有感觸:“去年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為新形勢下中國同非洲國家合作注入了新的動力,也為尼中合作帶來更大潛力。” 發展同非洲關系,中國誠意滿滿。可以說,世界在變,中國和非洲也在變,但不變的,永遠是中非之間彼此信賴、相互支持的深厚友誼。(記者:劉華、李汶羲) |
相關閱讀:
- [ 04-13]習近平談文物保護工作的三句箴言
- [ 04-13]習近平首論補齊黨內制度短板
- [ 04-13]確保黨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深入學習習近平同志關于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的思想
- [ 04-13]“平語”近人——習近平談文物工作
- [ 04-13]學習習近平總書記“2·19”重要講話精神骨干研討班舉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