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福國家和人民,互聯網大有可為
2016-04-20 15:10:38? ?來源:南方網 責任編輯:李霖 孫靖 |
分享到:
|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19日上午在京主持召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的總要求和大趨勢,我國網信事業發展要適應這個大趨勢,在踐行新發展理念上先行一步,推進網絡強國建設,推動我國網信事業發展,讓互聯網更好造福國家和人民。(4月19日新華社) 雖然已過去4個多月,但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猶在耳邊。在那次主旨演講中,公眾多次聆聽到他關于互聯網發展“要更好地惠及群眾,造福于世界各國人民”的重要論述。時隔4個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再次提及讓互聯網更好地造福國家和人民的思想,與上次可謂一脈相承,充分體現出黨和國家領導人對互聯網發展的高度重視以及心頭時刻揣滿的濃濃愛民情懷。 互聯網緣何引起習近平總書記如此高度關注?筆者以為,這和互聯網在我國的高速發展有關。數據顯示,我國已擁有近7億網民,這個幾乎占一半中國人的數字放到哪里都值得關注。放眼當下,且不說互聯網已把世界變成了“地球村”,并推動形成了以創新、綠色為主要特色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就說近些年,從網上銀行到各類APP應用,從“云醫院”到物聯網的普及,網絡正在深刻重塑著人的生產、生活方式。當互聯網已同中國經濟和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之時,對于黨和政府來說,關心網絡發展就是在關心經濟發展,關心百姓生活。在這種新形勢下,網絡空間治理和技術運用考驗著政府的執政智慧,也成了互聯網時代一道待解的重要命題。 應該說,近些年,針對互聯網的健康發展,國家網信辦及各級網信部門重拳頻出。無論是制訂《文明上網七條底線》還是《即時通信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無論是加大整治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還是互聯網相關領域的司法解釋相繼出臺。制度化的保障使得網絡傳播秩序和輿論格局發生了新的變化,成績有目共睹,也向外界充分展示了網絡大國的世界擔當。但也要看到,互聯網畢竟是個全新的領域,其科學治理和有效運用并非網信辦一個部門的事情,需要全社會來共同維護,只要運用得當,互聯網在中國未來大有可為、大有作為。 一則,在經濟轉型升級中大有可為。應該看到,隨著“互聯網+”和工業4.0技術的扎實推進,經濟發展已和網絡深度融合,在當前世界經濟整體低迷之時,中國經濟亟需通過互聯網的發展注入新動力。正像這次會議所講,各地要著力推動互聯網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以信息流帶動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物資流,促進資源配置優化,促進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為推動創新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發揮積極作用。 二則,在讓百姓有更多獲得感上大有可為。互聯網的發展,最終之目的,是讓億萬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各網絡運營商要吃透中央一貫要求,積極適應人民期待和需求,著力加快信息化服務的普及,著力壓縮降低應用成本,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務。只有這樣,才能讓老百姓有更深切的改革“獲得感”。 三則,在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上大有作為。值得點贊的是,近年來,各級順應互聯網發展特點,紛紛開展網絡問政,暢通民意表達,這是一種新趨勢。如今,習近平總書記著重要求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要學會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應該說這是對大家的新要求。如何讓互聯網成為了解群眾、貼近群眾、為群眾排憂解難的新途徑,成為發揚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監督的新渠道,應成為各級黨委、政府需正視的新課題。 造福國家和人民,互聯網大有可為。希望各級認真學習、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互聯網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在互聯網推動經濟轉型中有新作為,在讓百姓有更多獲得感上有新成效,在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上有新行動,用互聯網發展的最新成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描繪更加美好的明天。(張培國) |
相關閱讀:
- [ 04-20]《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二〇一六年版)》
- [ 04-20]習近平的網信立國構想特約
- [ 04-20]讓億萬人民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 —— 一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
- [ 04-20]習近平:對網上善意的批評要歡迎
- [ 04-20]新華社評論員:讓改革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深改組第二十三次會議重要講話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