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講話的體會
2016-04-20 15:24:1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任編輯:李霖 孫靖 |
分享到:
|
最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互聯網監督要持包容和歡迎的態度。他說:“對網上那些出于善意的批評,對互聯網監督,不論是對黨和政府工作提的還是對領導干部個人提的,不論是和風細雨的還是忠言逆耳的,我們不僅要歡迎,而且要認真研究和吸取?!?/p> 中國共產黨一貫重視監督,前述毛澤東答黃炎培問即典型一例。近年來,我們黨更是不斷強調監督的重要性。十六大報告提出,“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薄凹訌娊M織監督和民主監督,發揮輿論監督的作用?!笔叽髨蟾嫣岢?“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落實黨內監督條例,加強民主監督,發揮好輿論監督作用,增強監督合力和實效?!薄按_保權力正確行使,必須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笔舜髨蟾嫣岢?“加強黨內監督、民主監督、法律監督、輿論監督,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更進一步指出:“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是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的根本之策。” 但是,“互聯網監督”出現在黨的總書記的正式講話中,這還是第一次。從性質上來說,互聯網監督其實就是輿論監督在新媒體時代的一種新的表現形式。傳統的輿論監督主要是借助于大眾傳播媒介得以實現的。由于大眾傳播媒介受媒體組織的控制和載體資源的限制,大量的普通民眾實際上是很難通過它們表達意見的。有了互聯網,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在互聯網空間里,海量的信息獲取,暢通的聲音表達,以及活躍的意見溝通,在使民眾的知情權、表達權、參與權得到落實的同時,也使得監督權有了施展的天地。十八大以來網絡反腐的赫赫戰績彰顯了互聯網監督的巨大威力。 互聯網監督由于門檻低、成本小,人人可以參與,也就決定了參與者素質的良莠不齊以及動機的千差萬別。但是,只要不是蓄意的誹謗和攻擊,網民們各種監督的意見都應該予以包容?;ヂ摼W監督的前提條件是自由表達,如果這種自由表達受到了限制,或者僅僅只是感覺受到了限制,人民群眾監督的積極性就會受到抑制,畢竟監督的對象是黨和國家的公職人員,尤其是掌握了一定權力的公職人員,一般普通民眾還是有所顧慮和忌憚的。當然,這一切都應當在法制與秩序的前提下進行。正如習總書記所說:“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網絡空間烏煙瘴氣、生態惡化,不符合人民利益?!弊袷胤?尊重秩序,最終受益的還是人民。 這一次,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廣大網民,要多一些包容和耐心”,無疑為互聯網監督釋放了利好消息,有助于廣大人民群眾利用互聯網對各級黨和政府公權力以及行使公權力的領導干部進一步監督,以更好地保障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
相關閱讀:
- [ 04-20]外媒:習近平要求黨政干部經常上網了解民意
- [ 04-20]《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二〇一六年版)》
- [ 04-20]習近平的網信立國構想特約
- [ 04-20]讓億萬人民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 —— 一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
- [ 04-20]習近平:對網上善意的批評要歡迎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