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2011年12月27日,中國衛星導航系統開始向中國及周邊地區提供連續的導航定位和授時服務。2012年底,北斗系統基本建成后將提供正式運行服務,屆時覆蓋區內定位精度達到10米。中新社發作者:鐘海之 ——中國北斗何時全球織網? 眾所周知,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繼美國全球定位系統、俄羅斯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之后,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那么,中國人的“北斗”如今進展如何了? 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計劃按照“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穩步推進:2000年建成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2012年中國形成覆蓋亞太大部分地區的導航服務能力;2020年前后,北斗導航系統將形成全球覆蓋能力。 王中陽日前介紹,截至目前,中國已成功發射22顆北斗導航衛星。而用于全球組網的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將首次采用新型導航衛星專用平臺和全新設計的導航信號體制等。根據計劃,2018年將率先為“一帶一路”國家提供基本服務。 資料圖:2016年4月19日,安徽航空科普協會工作人員為學生們講解航天知識。中新社記者 張婭子攝 ——航天跟老百姓有啥關系? 航天工程的發展,這不僅是科學家與航天迷們需要關注的事情,航天是為推動科技進步,也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人類從太空里帶回的技術正改變著地球人的生活。那么,中國航天的成就中,普通民眾正在分享哪些紅利? 據介紹,目前,中國空間應用廣泛服務于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各個領域,以高分、風云、海洋、資源為代表的遙感衛星,在農業、林業、國土、測繪、水利、住建、環保、減災、交通、氣象、海洋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通信衛星形成了穩定高效的商業化運作模式,導航定位衛星步入了產業化的發展軌道。 此外,中國的各類衛星應用取得顯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以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為例,已成功發射多顆衛星,18個行業1100多家單位和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高分應用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實現了高分數據共享,不斷擴大專業化、業務化的應用。(完) |
相關閱讀:
- [ 04-24]半導體所參與國家航天科技事業肇始
- [ 04-24]百余名航天專家共迎首個“中國航天日”
- [ 04-24]把中國航天夢寫進太空——紀念首個“中國航天日”
- [ 04-23]楊利偉等9名航天員重溫入隊誓言,慶祝首個“中國航天日”
- [ 04-23]神舟十號返回艙運抵武夷新區興田片區航天主題博覽體驗園南平航天體驗館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