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飛鵝路路邊,常有人向路人遞出一張免費美容券。有些人一進到店面,躺上美容床,才知道抹在臉上的護膚品,居然是辣椒膏。飛鵝路南一巷一家名叫“伊薩貝爾生活館”的黑店,因涉嫌強迫交易,引起警方注意。4月26日,柳州市公安局柳南派出所民警突擊查處,抓獲六男四女共10名涉案人員。 進店被迫消費 近日,多名事主向柳南派出所報案稱,一家美容店以免費試用為由,把他們拉進店里強迫消費,有的事主被迫消費5000多元。 29歲的安徽男子代先生就是受害者之一。4月2日下午2時許,代來到飛鵝路,一名男子走過來,說:“我們店里有免費美容體驗,感興趣可以進店里試試。”邊說邊遞上一張宣傳卡片。一聽是免費的,代就想去試試。 男子把代先生帶到飛鵝路南一巷。店面在某酒店停車場旁,店門外沒有任何招牌。進到店面,墻上貼有一張“伊薩貝爾生活館”廣告單。 店內有3名女子,說可以免費體驗洗臉服務,說著把代帶進一間狹窄的美容室,室內擺有一張簡易美容床。代躺上美容床,一名女子開始幫代洗臉,并往他臉上抹東西。沒多久,代的臉上開始火辣辣的,辣得難以忍受。女子說,他們的產品可以測試皮膚,感覺辣說明皮膚有嚴重問題,需要用好的護膚產品來清洗。 女子拿來一面鏡子,代從鏡子內看到,自己臉上不知什么時候長了很多黑點。女子解釋,這是因為他的臉上太臟了。 代一聽很緊張,女子給他介紹一款900元的產品。可抹上后,代覺得臉上更辣了。 “這款產品不適用你皮膚,需要2000元的產品才有效果。”代假稱身上只有1000元,女子說那就先給1000元。女子清點錢后,說還要收300元服務費,代的臉刺辣得厲害,只好又給了300元。女子給代敷了面膜,涂了藥水,代臉上的刺辣感終于緩解。 4月23日,34歲的丘女士也被同樣方法騙進店內,強迫消費去1400元。 原來是家黑店 接到報案后,柳南派出所副所長黃凱寧立即組織民警,對該黑店進行多天的摸排。該店面積約30平方米,沒有營業執照,店內有5間簡陋窄小的房間,每間都有簾子。店內人員有10人左右,一直到晚上七八時都還營業。 這些人分工明確,有人做導購,有人負責做美容師,有人做老板,客人如果不掏錢消費,就摟住顧客肩膀,并用言語恐嚇。臉上有痣、青春痘或黃褐斑,口音像外地人的男女,多成為下手目標。 4月26日下午,警方突擊查處,當場在店里抓獲7名涉案男女。當時,還有兩名男顧客正在店內消費。 當晚,3名男子在柳州火車站附近尋找客源。警方突然出現亮明身份,兩名男子當場落網,另一男子狂奔1000多米,跑到鵝山立交橋下時,被民警抓獲。 辣椒膏是關鍵 經審訊,這伙人大多來自江西。落網的一名李姓男子,自稱是店老板。4月16日,該店開業,到26日“營業額”已有4萬多元。 據了解,該團伙在事主臉上涂抹的“護膚產品”,實際上是辣椒膏。趁事主疼痛難忍,他們步步緊逼,強迫事主購買可緩解疼痛的護膚產品,這些產品售價百元到千元不等。 據一名姓盛的團伙成員交代,負責在外發卡片的導購沒有底薪,拉得一人進店消費,可拿到消費金額40%的提成;美容師每月有固定底薪,還可以得到消費金額10%的提成。 警方表示,落網人員涉嫌強迫交易罪,將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民警提醒,有美容需求的消費者,要選擇設備較好,營業執照和衛生許可證、醫療美容經營許可證等審批手續齊全的醫療美容機構或醫院,并保留相關合同和票據。若在消費過程中遇到店方欺詐、強制消費、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等情況,要及時報警或向有關部門舉報。 |
相關閱讀:
- [ 02-05]中國游客,當心海外免稅“黑店”之一——“黑店”緣何存在
- [ 12-21]榕火車站現黑店 強拖路人進店不買就要打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