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監管執法出"重拳" 投資者保護再"加碼"
2016-04-28 20:04:40? ?來源:海外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趙舒文 |
分享到:
|
據證券日報,證監會在每周的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一批證券市場違法違規案件的處罰決定,正成為監管工作的常態化。筆者認為,這也彰顯了監管層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維護市場秩序,凈化市場環境的決心和態度。因為嚴厲打擊證券市場違法違規行為,正是保護投資者的重要體現。 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在上任后首次與機構座談交流,就要求機構把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這也意味著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將一直是監管重心,也是維護市場“三公”原則的必然之舉。 而證券監管部門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落腳點,最根本的還是要靠法治,要通過依法監管、依法治市來實現。一方面通過完善法律規則體系,從立法源頭上對投資者權益進行傾斜性保護,另一方面要通過嚴格公正文明執法,有效打擊證券違法違規行為。 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證監會累計對288名涉嫌當事人采取限制出境措施,凍結涉案資金37.51億元,金額為歷年之最。向公安機關移送案件55件,通報犯罪線索50余起。移交處罰審理案件273件,對767個機構和個人作出行政處罰的決定或行政處罰事先告知,同比增長超過100%,涉及罰沒款金額逾54億元,超過此前十年罰沒款總和的1.5倍。 毫無疑問,嚴格執法是維護資本市場有效、透明、減少系統性風險的利器,是維護資本市場秩序的重要防線,是穩定市場、修復市場、建設市場的主要手段。為了建設健康的股票市場,必須堅決查處和遏制各類違法違規活動,只有這樣,才能增強投資者信心,激發市場活力。投資者權益得到充分保護的股票市場既是健康公平的體現,又是監管有效、基礎制度扎實的反映,還是一切監管的落腳點。 筆者相信,在推進資本市場法治化的建設進程中,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絕不會是運動式、階段式的,而將是保持一致性、持續性,成為穩定市場、修復市場、建設市場的常規化手段。 與此同時,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打”的震懾力要與“建”的內驅力結合起來,完善股票市場法律規則體系,構建依法治市的體制機制。 |
相關閱讀:
- [ 04-05]證券時報:養老金入市目的是保值增值
- [ 07-18]太平人壽被《證券時報》評為“2014中國最佳保險理財機構”
- [ 01-23]證券時報:小米模式復制其實不難
- [ 06-28]證券時報:新股發行注冊制≠零門檻無約束
- [ 10-25]徐玉鎖答證券時報記者問
- [ 01-07]1月7日證券時報財經要聞摘要
- [ 12-31]12月31日證券時報財經要聞摘要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