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判為何如此困難 究竟是什么讓歐美談判如此緩慢? 橫亙在歐美之間利益分歧點之一是投資者—國家爭端解決機制(ISDS):美國希望將ISDS納入TTIP框架中,投資者能將糾紛直接上訴國際商業仲裁機構,繞開當地法庭程序。但是,這讓歐洲人感到“國家主權的喪失”。 食品與環境安全等領域的不同訴求則讓“標準化”陷入僵局。歐洲民眾擔心,在轉基因食品、農藥和激素的控制標準上,歐洲將“降低身段”向美國靠攏。“歐美雙方存在文化差異,美國允許食用轉基因產品,而歐盟從未邁過轉基因的門檻。敏感的食品安全分歧在短期難以協調。”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問題研究所研究員崔洪建接受本報采訪時說,“農業是雙方爭議很大的問題。美國以零關稅進入市場以后,對歐盟國家的農業會造成很大影響。” 即將卸任的奧巴馬讓談判陷入尷尬境地。“目前,美國進入選舉階段,歐盟需要考慮奧巴馬具有多大的政治資源推動談判。未來,無論是希拉里還是特朗普,對TTIP的熱情都不高。”崔洪建說。 而且,正如英國《金融時報》指出的,今年有英國脫歐公投、明年有德法換屆選舉,這些都是TTIP面臨的不確定因素。面對反對人士的示威游行,各國領導人或許會更加傾向“民意為大”。 這一切,都讓談判的前景更加撲朔迷離。 達成一致只是時間問題 “TTIP達成協議是早晚的事,關鍵是雙方達成一致的時間點在哪兒?”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袁征持樂觀態度。 TTIP談判,不僅是經濟層面的決定,更多的是政治上的戰略考量。袁征從地緣政治角度分析歐美雙方的談判博弈之路,“倘若TTIP談判成功,美國依托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結合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協定(TTP)與TTIP協定的兩翼優勢,將在貿易規則的制定權上有更大的發言權。那么,歐盟與美國將進一步釋放雙邊合作的潛在空間。” 而且,“即便TTIP陷入僵局,美國可以利用TTP協定進一步增強亞太地區在世界貿易體系中的競爭力,那面臨被邊緣化危險的歐盟必然會主動加快TTIP的談判進程。”袁征說。 此外,折衷的次優方案也能為雙方提供新思路。崔洪建認為,最早提出的協定內容全面而且標準高,要最終達成可能需要時間。不過,美歐雙方有可能先制定出標準降低的前期協定,將很多談不攏的條款擱置一邊,求同存異。 |
相關閱讀:
- [ 03-17]【專家學者話兩會】2016年,中國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大禮包”
- [ 01-14]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歐盟還在猶豫啥
- [ 10-30]美國與歐盟TTIP談判提速分歧依舊難彌合 大難點待推進
- [ 10-20]美歐TTIP談判陷入僵局 飽受爭議短期內難突破
- [ 09-23]全球經濟治理離不開中美攜手
- [ 04-22]歐洲民眾因擔憂利益受損 示威游行抗議TTIP
- [ 03-19]霍建國:“一帶一路”是戰略構想不是“工程項目”
- [ 03-19]韓國是否加入亞投行,這是一個問題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