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一種“切法”,給地球畫“全家福” 郝曉光決意換種方式“切開”地球。 “你看這個地球儀,從理論上說,‘切開’它的方式有無數種,世界地圖也可以畫出無數張,但如何找出‘完美切割線’,能夠被世界各地所接受,并不容易。”郝曉光辦公桌上的地球儀,被從支架上卸了下來,或許是主人把玩太久,不少地方已經褪色。 郝曉光說,一張能被普遍接受的世界地圖,應盡量不切割某個大陸或者某個國家,并保證時區的完整性。 不斷試錯,“離經叛道”的郝曉光終于找到了他心目中的“完美切割線”。在北半球版上,他沿著南緯60度把地球切割開來,而在南半球版上,這條切線是北緯15度。如此繪制出來的兩幅世界地圖,完全不切割大陸。尤其是北緯15度切線,幾乎在南北美洲之間的最狹窄處穿過,完整保留了南北美洲大陸的形貌。 “這兩條切線仿佛早就在那里等著人去發現,不是這張世界地圖描繪了世界,而是世界是按照這張世界地圖創造的?!焙聲怨鈭孕牛L制的兩張“緯線世界地圖”加上原來的兩張“經線世界地圖”共同組合成了地球的全貌,而且是獨一無二的,“不需要再有5張或6張的世界地圖組合”。 在單之薔看來,豎版地圖克服了傳統地圖適合表達東、西半球而不適合表達南、北半球地理關系的缺陷,顛覆了人們慣有的橫向地圖思維模式,以嶄新的視角將世界地理關系展現在讀者面前。 原本位于世界地圖邊緣的北冰洋被加拿大、美國、俄羅斯、丹麥、芬蘭、瑞典、挪威、冰島等國簇擁,宛如大型的地中海,地緣位置極為重要。在這張地圖上,世界上每一個大陸、大洲,每一個國家,無論大小都被完整地呈現,“第一次給地球表面的全體陸地成員拍了一張‘全家福’標準照?!?/p> 在郝曉光眼里,4幅地圖全面展現了東西南北各個半球各國之間、海洋與陸地之間的地理關系,“分別以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為中心,也體現了海洋中心的思維方式?!?/p> “原來可以這樣看世界!” “我國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之后,與各國的貿易往來迅速增加,同世界的關系愈發密切,這時候更需要國人‘開眼看世界’,擁有開放心態和世界意識?!敝袊鴺O地研究中心戰略研究室主任張俠說,郝曉光的世界地圖恰逢其時,在我國主動融入世界的大趨勢下充當了國人看世界的“導航”。 “為什么容易忽略北冰洋?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國人幾百年來只有一張以太平洋為中心、呈現中國與太平洋沿岸國家地緣關系的世界地圖?!焙聲怨庹f,薄薄的一張世界地圖,實際上影響著看圖人的“世界觀”。 郝曉光想做的,就是用多元和多角度的方式,全面觀照中國與世界的地理關系。 事實上,自2002年8月《系列世界地圖》編制完成后,新版地圖的實用性就開始展現,航空航天、科學考察等領域多家單位將其作為科研用圖內部使用。 張俠介紹,2010年,全球智庫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專家在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看到了郝曉光的世界地圖,很驚訝:“原來可以這樣看世界!”之后,他們在撰寫《中國北極戰略評估》時主動聯系郝曉光,在報告中使用其編制的地圖,展現北極航道與中國的地理關系。 “在郝曉光的地圖上,北極航道和海上絲綢之路相連,形成一個環亞歐大陸的環線?!睆垈b稱,北極航道是指西起西歐,穿過西伯利亞與北冰洋毗鄰海域,繞過白令海峽到達中、日、韓等國港口的海上航道,在以往的地圖上難以繪出完整的線路。 2004年我國第二十一次南極科考遠洋航行,首次將郝曉光的南半球版世界地圖作為指示圖,“雪龍號”時任船長袁紹宏將之帶到南極,并依據此圖完成了南極科考遠洋航行的實時航跡跟蹤。這也是《系列世界地圖》首次被國家級科研項目應用。 “在傳統橫版世界地圖上,南極中山站、長城站被拉伸變形,原本環南極航行的航線變成‘8’字,而且缺少了考察船繞南極航行的一段關鍵航段。但在豎版世界地圖上,‘雪龍號’經過的關鍵港口沿航線直觀分布,很清楚。”郝曉光說。 2005年我國首次環球大洋科考也采用南半球版世界地圖表達航線,傳統世界地圖上難以描繪清楚的考察路線,在南半球版的世界地圖上形成了一條清晰的閉合曲線。 另一個例子被郝曉光反復提及:中國國際航空公司開通北京直飛紐約的北極航線時,因為途經北冰洋的航線在傳統世界地圖上無法準確標注,有關部門采用了郝曉光的北半球版世界地圖。在該地圖上,北冰洋成為連接亞、歐、北美三大洲的最短航空路徑。據測算,經太平洋航線是1.9萬公里,而經北冰洋則為1.1萬公里,航程相差8000公里。 “地圖的變革,意味著對世界地理的再發現、再認識,一幅好的世界地圖,能夠培養更加全面的世界觀,激發人們對于世界的想象,催生探索世界的愿望。”郝曉光說。 姍姍來遲的“準生證” 5月17日下午,剛從北京開完會回到辦公室的郝曉光接到了同事胡小剛的電話,中科院有關部門希望將《系列世界地圖》作為今年科普活動重點推介科普作品,請他提供100套地圖。 “郝曉光的地圖現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了,但在10年前,誰見著他都躲?!焙傉f,“那時候的他就像祥林嫂似的,見誰跟誰說世界地圖?!?/p> 郝曉光承認這種說法,“換作其他人,可能早就放棄了。” “在科學的征途上,伴隨著具有創新精神科學家的并不是風和日麗和鳥語花香,而是冷嘲熱諷和各種磨難?!痹谝黄u論科學創新的文章中,郝曉光這樣寫道。 胡小剛回憶,豎版地圖誕生之時,郝曉光面臨多方質疑,有人甚至指責其“對地圖科學無知”。 “是啊,有那么多人從事地圖的測繪、設計和制作,怎么能由我這樣一個非地圖設計制作部門的個人來制作一張新的世界地圖呢?”上世紀80年代初畢業于上海同濟大學測繪專業的郝曉光,專業雖與地圖搭界,但繪制地圖畢竟不是其專長。 一堵無形的墻,讓郝曉光的世界地圖“準生證”姍姍來遲。 “仿佛進入了‘無物之陣’,不知道該怎么辦?!焙聲怨庹f,他一次次跑地圖出版管理部門,托各種各樣的關系說情。 胡小剛曾跟著郝曉光跑了幾次出版社?!岸际且娒鏁r答應得好好的,后來就沒了下文?!彼f,盡管新版世界地圖早已在相關領域應用,盡管由湖北省測繪局直屬地圖院制圖,但想拿到審圖號仍異常困難。 郝曉光很清醒,新版世界地圖的推廣,還得邁過人們情感上的微妙反應這道坎。 “地圖作為一種特殊的讀物,需要符合人們的觀念、文化習慣和傳統情感?!焙聲怨庹f,把南半球版世界地圖制成豎版,也是尊重國人的認知傳統,人們已經習慣于把祖國版圖視作引吭高歌的雄雞圖,“只能站立,不能趴下,更不能倒置”。 “也有人認為,目前通行的世界地圖關乎國家形象,是權威的、標準的和不可變更的?!焙聲怨庹f,認識世界的視角從以中國為中心到以四大洋為中心,會有一個漫長的過程。 |
相關閱讀:
- [ 10-27]“十三五”:站在世界地圖前制定的五年規劃
- [ 04-10]11歲自閉癥男孩記憶超群 即席畫出準確世界地圖
- [ 11-10]《山海經》隱藏著最古老的世界地圖
- [ 09-07]歷史老師手繪世界地圖被嘆"神技"
- [ 10-13]中文豎版世界地圖將面世 能看到完整兩極地區(圖)
- [ 10-11]吉大研究生游遍全國 用明信片拼世界地圖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