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核事故5年,那些“被消失”的真相
2016-05-23 13:16:39??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緘默中的傷害 法國《世界報》在福島核事故5周年之際發(fā)表一篇評論,用“國家的遺忘意愿”這樣的結論,給日本政府應對核事故的“心思”做了總結。 日本政府2013年8月承認,福島第一核電站每天有至少300噸遭受核污染的地下水流入海洋,且這種情況可能在核事故發(fā)生后一直存在。但在同年9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東京申奧陳述時當著世人夸口,核污水“得到控制”“完全沒有問題”。 東京申奧成功后,福島仍然不止一次發(fā)生過核污水外排或泄漏情況。福島縣一個地方議會甚至就此發(fā)出抗議信,批評安倍的說法“違背事實,有重大問題”。 對事實“半遮半掩”的做法在事故之初就已出現(xiàn)。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天野之彌告訴新華社記者,事故初期,國際原子能機構缺乏相關信息。為此,天野本人親往日本,向當時的日本領導人了解情況,日方才提供了更多相關信息。 更讓人驚出一身冷汗的是,內部人士證實東京電力公司遲報堆芯熔毀。東電公司一名負責人直到核事故5年后才首次承認,福島核事故發(fā)生前,該公司就掌握核電站堆芯熔毀的判斷標準。而直到今年2月,東電公司還一直聲稱不知道內部有這一標準。 媒體方面,日本民間團體“切爾諾貝利受害調查與救援女性網(wǎng)絡”事務局長吉田由布子,比較了日媒對切爾諾貝利和福島核事故的不同報道姿態(tài)。她指出,過去30年來,日本主流媒體持續(xù)關注和調查報道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福島核事故發(fā)生后,切爾諾貝利再度獲日媒關注,但幾乎看不到日本主流媒體在以往切爾諾貝利核事故調查采訪經驗基礎上,對福島核事故的健康危害進行深入調查和報道。 在相關的研究領域,也存在類似氣氛。俄羅斯防輻射科學委員會成員、日本廣島大學前教授瓦列里·斯捷潘年科也對記者說,他曾多次詰問日本同行,為何不對福島核災民進行人口劑量回顧性分析,但那些日本專家學者要么選擇沉默,要么語焉不詳。直到現(xiàn)在,核事故發(fā)生后福島兒童服用的碘藥劑量仍不得而知,而這些細節(jié)對后續(xù)追蹤和治療來說至關重要。 日本的學界并非都在沉默。2014年5月,福島大學環(huán)境放射能研究所教授青山道夫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的國際會議上說,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后泄漏的放射性銫137的總量約為此前東京電力公司公布數(shù)值的1.5倍。青山表示,東電過低評估了經由大氣落入海洋的放射性銫137的量。 日本原子能研究開發(fā)機構2011年4月曾對半衰期約為30年的放射性銫的擴散情形進行計算機模擬演算,結果發(fā)現(xiàn),放射性銫順著海流5年后將到達北美,10年后回到亞洲東部,30年后幾乎擴散到整個太平洋,長期影響值得關注。 青山說,現(xiàn)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監(jiān)測環(huán)境中的放射性物質濃度,對在魚類體內富集的危險發(fā)出警告。 |
相關閱讀:
- [ 05-17]日本首都圈發(fā)生5.6級地震 福島核電站未現(xiàn)異常
- [ 05-03]日本學者稱福島核事故釋放的放射性銫回流到日本
- [ 04-25]日本福島核電站污水排放入海方案遭漁民強烈反對
- [ 04-13]福島核廢水或將排入太平洋 其中仍含有放射性元素
- [ 03-29]福島核事故后五年 作業(yè)人員被輻射量增5倍以上
- [ 03-28]日媒:東京首都圈遭核污染 部分地區(qū)比福島還嚴重
- [ 03-25]日本專家:福島放射性廢棄物恐需長期滯留當?shù)?/a>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