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監督問責機制 喚醒“沉睡”型政府網站
2016-05-26 11:21:05??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李霖 李艷 |
分享到:
|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通報今年一季度對全國607個縣級以下政府網站的抽查結果,不合格率達18.5%。媒體調查發現,更新不及時、信息不準確、互動不充分、服務不實用是基層政府網站的頑疾,有一些網站訪問量極低,幾乎成了可有可無的“空殼”。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人們的工作、生活變得與網絡密切相關,群眾對于信息公開、政府回應的需求也在“升級”。通過政府網站發布最新工作動態,公開政府部門相關信息,發布各種政策法規解讀,開辦網上便民服務大廳,以及反映和回應網民的意見建議等,政府網站已經成為群眾獲取政府信息的重要渠道,成為政府和群眾交流溝通的有效平臺。在當前政務與互聯網深度融合的當下,建設好、維護好政府網站,意義重大。 作為政府部門重要的服務窗口,大多數政府網站建設費用不低。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對于網站的維護和使用卻不重視,突出表現為更新頻率低、鏈接數量少、搜索功能不穩定、難以精準滿足用戶需求等問題,使一些政府網站缺乏生機,儼然成為“僵尸”網站,給群眾獲取有效信息造成了障礙。 出現上述問題,主要在于相關部門對信息公開缺乏重視,對政務與互聯網接軌的認識不夠,對信息公開的原則、范圍、方式和目標不明確,造成政務信息發布不及時、不充分。同時,不少地區在網站管理上存在職責不清晰等問題,也缺乏一套考核評估和督查的機制,因而無法系統、實時地反映政府網站的動向、流量和更新頻率,導致有的政府網站往往無人監管,出現問題時也無人追責。 政府網站上發布的信息,不應是冷冰冰的文字和數據,而應是實現政府和群眾良性互動的橋梁。喚醒“沉睡”的政府網站,使之真正發揮作用,應明確政府網站信息內容建設的目標,使之成為及時、準確、有效的政府信息發布、互動交流和公共服務的平臺;還應建立健全相關管理制度,強化監督問責機制,對網站可用性、信息更新情況、互動回應情況等作出具體規定,并讓群眾參與到監督中來。這樣,政府網站才能真正成為轉變政府職能、提高管理和服務效能的有效載體。 |
相關閱讀:
- [ 03-10]中央首輪"政治巡視"深挖出一批突出問題 中國強化考核問責機制 2月CPI今日公布
- [ 03-09]中國強化考核問責機制落實新五年規劃“硬指標”
- [ 02-19]整治高校獨董亂象需強化問責機制
- [ 01-06]國務院常務會議:根據督查完善激勵和問責機制
- [ 07-23]樹枝纏電線樹干掛廣告 古樹名木養護缺乏問責機制
- [ 05-22]對路路塌類豆腐渣工程必須有問責機制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