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理政新實踐·安徽篇】安徽今年實現96萬貧困人口脫貧
2016-05-26 18:00:18? ?來源:中安在線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脫貧攻堅的錢從哪里來? 加大財政投入、 金融扶貧, 引導社會資本 新安晚報: 我們在基層采訪也發現, 脫貧攻堅, 很大程度要靠加大投入, 那么,錢從哪里來呢? 省扶貧辦負責人:脫貧攻堅確實需要加大投入。首先,我們會建立穩定的財政投入增長機制,明確規定省和重點市、縣每年地方財政收入增長部分的20%、非重點縣地方財政收入增長部分的10%用于脫貧攻堅,并列入考核內容。 我們會加大扶貧資金整合力度。現在扶貧資源太分散、效率低,說是“各炒一盤菜、共做一桌席”,但“打醬油”的錢不能“買醋”,扶貧這個“席”就很難做好。扶貧資金整合喊了很多年,但“基層最知道自己哪兒疼,卻沒法開方抓藥”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在這方面,國家和省里已經出臺了政策。 同時,安徽也會加大金融扶貧支持力度,像設立小額扶貧信貸、扶貧再貸款、政策性長期貸款、保費補助等,過去想做都做不了,現在都有了明確安排。下一步,我們要把這些舉措,變成具體可操作的政策,為貧困地區引來資金的源頭活水,讓貧困群眾真正受益。 此外,我們還會引導社會資本投向脫貧攻堅。運用扶貧公益捐贈企業稅收抵扣政策,引導企業加大扶貧捐贈力度。并支持搭建網絡平臺,運用社會眾籌機制,動員社會力量共同參與脫貧攻堅。總體上,社會資本的積極性還是很高的,但也存在信息不對稱、渠道不暢通的問題,所以我們要牽線搭橋,鼓勵和引導社會上更多愛心人士多渠道參與扶貧攻堅。 脫貧的標準該怎樣理解? 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新安晚報:貧困人口怎么樣才叫脫貧呢?具體的標準是什么? 省扶貧辦負責人:貧困人口脫貧的標準就是“兩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就要有收入,就要幫助貧困家庭發展生產、促進就業、增加收入,實現穩定脫貧。有了收入還不夠,還有“三保障”問題,要解決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大病救助、住房安全、飲水安全、用電、行路等問題,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具體來說,就是要看看貧困戶能不能吃飽,能不能穿暖;義務教育階段子女有沒有上學;家庭能否禁得起有人生病,會不會因病致貧返貧;農戶住房條件怎樣,是不是安全。哪方面愁、哪方面沒保障,就著力解決哪方面問題。 如何強化扶貧資金監管? 確保精準使用、有效使用,建立完善財政資金分配競爭機制 新安晚報:扶貧資金可以說是貧困群眾的“救命錢”,怎么強化監管? 省扶貧辦負責人:扶貧資金,不僅是貧困群眾的“救命錢”,也是精準扶貧的“助推劑”。各地各部門在對象確定、項目安排、資金使用上,都會嚴格執行政策,管好用好扶貧資金。 首先要精準使用,真正用于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就能解決大問題。所以,要劃定政策邊界,真正把有限的資金用到刀刃上;另外,要有效使用,讓最能讓錢生錢的人去花錢,使最需要受益的人能受益;同時,我們會建立完善財政資金分配競爭機制,樹立干得好就多給、用得不好要減少、沉淀資金堅決收回的使用導向。 此外,我們會嚴明財經管理紀律,對虛報冒領、截留私分、貪污挪用、揮霍浪費等行為,堅決嚴厲問責,嚴肅查處。這方面要發揮好駐村扶貧工作隊、第一書記的作用,把管好用好扶貧資金作為他們最重要的任務。 |
相關閱讀:
- [ 05-08]人民日報:有領導為政績“假脫貧” 群眾“被脫貧”
- [ 04-29]福建省脫貧攻堅精準施策:確保如期實現目標任務
- [ 04-01]常山開發區:今年確保47戶121人全部脫貧
- [ 03-17]習近平同代表委員共商國是紀實
- [ 03-16]習近平的民生情結與民本情懷
- [ 03-16]“平語”振人心 總書記與代表委員共話“綠色脫貧”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