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署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審計工作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6-06-01 17:49:22??來源:審計署網站 責任編輯:李霖 孫靖 |
分享到:
|
五、政策落實跟蹤審計。以促進政策落實到位、不斷完善、發揮實效為目標,著力推動項目落地、資金保障、簡政放權、政策落實、風險防范,緊密結合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部門單位的實際情況,持續跟蹤審計國家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觀調控部署落實情況,發揮審計的保障作用。 ——對各地區、各部門單位貫徹落實國家重大政策措施的具體部署、執行進度和實際效果進行審計,及時發現和糾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為,促進政令暢通。 ——加大對不作為、慢作為、假作為等重大履職不到位問題,以及重大失職瀆職、重大損失浪費、重大風險隱患、重大違紀違法等問題的揭露和查處力度,推動整改問責。 ——加大推動制度創新力度。根據中央出臺的重大政策措施,及時跟蹤有關部門規章和地方性法規修訂完善情況,促進及時建立健全與新政策新要求相適應的新辦法、新規則;對不合時宜、制約發展、阻礙政策落實的法律和行政法規,推動及時清理完善。 ——加大推動深化改革力度。積極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改革發展過程中行之有效的積極探索和創新舉措,要促進總結完善,推動形成新的制度機制;密切關注各領域改革措施不配套、不銜接甚至相互矛盾、抵消等問題,積極提出建設性意見,保障改革協調推進。 ——創新政策落實跟蹤審計的方式方法,不斷完善操作規范、報告公告、整改問責等,到2017年形成高效健全的政策落實跟蹤審計制度體系。 六、財政審計。以保障公共資金安全高效使用、促進建立健全現代財稅制度、增強財政政策的有效性為目標,依法對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政府部門管理或其他單位受政府委托管理的資金,以及相關經濟活動進行審計,切實增強財政審計的宏觀性、整體性和建設性。 ——加強財政預算執行及決算草案審計。每年對各級政府預算執行及決算草案進行審計,監督檢查預決算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重點關注財稅體制運行、財稅政策執行、政府預算體系建設、重點專項資金管理使用、預算績效管理、政府債務管理,以及推進政府資產報告制度、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財政庫底目標余額管理制度等情況。完善預算執行審計分階段組織實施方式。探索開展科目審計。 ——加強部門預算執行及決算草案審計。對各級黨政工作部門、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等的部門預算執行和決算草案5年內至少審計1次,重點部門和單位每年審計,監督檢查部門預決算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重點關注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國務院“約法三章”要求、“三公”經費和會議費支出等情況,促進嚴格預算約束,提高預算績效管理水平。 ——加強稅收審計。對海關、國稅、地稅系統收入征管情況5年內至少審計1次,重點監督檢查依法征收、稅制改革、非稅收入改革和征管體制改革推進,以及結構調整、科技創新、大眾創業、環境保護等方面稅收優惠政策落實情況及效果,推動清費立稅,完善地方稅體系,促進建立稅種科學、結構優化、法律健全、規范公平、征管高效的現代稅收制度。 ——加強公共投資審計。對2022年北京冬奧會場館等關系全局性、戰略性、基礎性的重大公共基礎設施工程進行跟蹤審計,加強對其他政府投資、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等方式建設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項目審計,突出立項決策、項目審批、征地拆遷、環境保護、工程招投標、物資采購、資金管理使用和工程質量管理等重點環節,關注投資項目規劃布局、投向結構和經濟社會環境效益等情況,促進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擴大有效投資、優化供給結構、提高投資績效。 |
相關閱讀:
- [ 05-31]審計署:財政專項資金部分領域騙取比例達37%
- [ 05-18]審計署:97億專項資金長期“趴在賬上”
- [ 05-17]審計署:一季度超97億專項資金趴在賬上
- [ 05-17]審計署:財政資金統籌不到位 致資金短缺與閑置并存
- [ 03-30]2016年中國反腐將強勢推向基層|審計署:2015年3萬多干部查出問題金額2800億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